天門冬

2007-09-27 08:00:00    作者:未知     來源:flower.ag365.com     瀏覽次數(shù):
學  名: Asparagus densifolrus(A.sprengeri)

別  名: 刺文竹、垂幾竹、天門冬

科  屬: 百合科

類  別: 常綠草本     
       

形態(tài)特征 :

常綠草本,半灌木。具紡錘狀塊根。枝叢生,多分枝,莖長達1m,初直立,后俯垂。每節(jié)生1~2分枝,分枝下方具長1~4mm針狀棘刺。葉退化鱗片狀。小枝每節(jié)簇生1~8條扁平似葉的葉狀枝,系由莖變態(tài)而成,條形,長0.5~3cm,寬1.5~3mm??偁罨ㄐ?~2條腋生;花多數(shù),小形,近白色,徑3~4mm。漿果鮮紅色,徑約1cm或更?。环N子1~3枚。


產地分布 :

原產南非納塔爾。現(xiàn)全球栽培,我國各地亦常見栽培。
 

生長習性: 

喜溫暖及充足光照,冬季最好保持5℃以上,它極耐旱并耐脊,但不耐積水。生長季節(jié)保持土壤濕潤并兩周施薄肥1次,生長更好。應不時剪運河枯枝,保持全叢蔥綠。

一般野生于山坡。山洼、山谷灌叢或樹邊。浙江產區(qū)年平均溫度為16℃,l月份平均溫度4℃,7月份平均溫度28℃;年降雨量 l000毫米左右。

適宜較肥沃的砂壤上或腐殖質壤上,黏土或土壤貧瘠、干燥的地段不宜栽種。 種子千粒重47.6-54.3克,干燥后容易喪失活力,不宜久貯,隔年陳種子發(fā)芽率低,不宜使用,不同地區(qū)的種干休眠習性不同,福建產種子無休眠期,播種后平均氣溫18-22℃,土壤濕潤條件下播后5-7天開始發(fā)根,經36-42天發(fā)芽,發(fā)芽率為22%-58%,但浙江產的天門冬種子有休眠習性,l月底沙藏于室溫,在13.6-20.7℃溫度下,當年只長根,需經低溫后于第二年春才能發(fā)芽出苗。


繁殖與栽培:

天門冬的繁殖以播種和分株為主,播種可摘取成熟的槳果陰干后貯存,至次年春季播于淺盆中,加蓋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持溫度20℃-25℃和盆土濕潤,30天左右即可發(fā)芽,待苗高5厘米-10厘米時分盆。

分株繁殖,即將生長茂盛的植株在春季結合換盆分株,每盆分得3枝-5枝帶有根系的枝條,置半陰處養(yǎng)護。分株后剪去過多的根須或過長的枝條,一般根系保留5個-7個塊根,枝條保留25厘米-30厘米長即可。天門冬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通常栽培土用50%腐葉土、20%園土、10%廄肥(或磷鉀肥)混全而成。

栽培養(yǎng)護時土壤要半干半濕。因天門冬這肉質根,水分過大,容易爛根;土壤過干,易產生枝葉發(fā)黃等現(xiàn)象。夏季應置于半陰處養(yǎng)護,切忌太陰或暴曬。秋季空氣干燥時,需經常向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冬季室溫不得低于8℃。在生長期內,每10天-15 天施1次經氮、鉀為主的充分腐熟的稀薄液體肥。

用途:

翠綠茂盛的枝葉和鮮紅球形果,構成了天門冬獨特的觀賞價值。

盆栽者可用于廳堂、會場觀葉、觀果,也可切取嫩綠多姿的枝條作http://www.cnefs.com'>插花的配襯材料。 

天門冬的肉質塊根內含天門冬酰氨酶及5-甲氨基呋喃甲醛。對人體具有養(yǎng)陰、化痰、清熱、鎮(zhèn)咳等功效。對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百日咳、咳血、便秘均有顯著療效。

編輯:adm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