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城市文化和風貌特色
商丘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之一。她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燦爛,博大精深。商丘是火的發(fā)源地。早在1萬年前,燧人氏在這里發(fā)明了人工取火,開創(chuàng)了人類文明歷史的新紀元,燧人被人們譽為火祖。燧皇陵至今還矗立在商丘大地上。商丘自古以來乃兵家必爭之地。無數(shù)英雄逐鹿商丘,在商丘留下了千古佳話。五帝之一的顓頊曾遷都商丘,五帝之一的帝嚳高辛氏都亳,夏王相都商丘,商湯都南亳,微子封宋國,劉武徙梁國,趙構(gòu)都南京.數(shù)千年來,在商丘建國、立都、設(shè)郡、置州、為神州重鎮(zhèn)、曾稱亳、商丘、難陽、宋國、梁國、宋州、宋城、歸德府、應(yīng)天府和南京.商丘是先商和商業(yè)的發(fā)祥地。
商丘不僅出現(xiàn)了大批帝王將相,而且涌現(xiàn)出了眾多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藝術(shù)家、科學家等等;這里不僅出現(xiàn)了一批有特殊貢獻的才子,而且涌現(xiàn)出了不讓須眉的巾幗英雄和才女。這里是孔老夫子的祖居地;是莊子、墨子、惠施、魏元忠、張方平、石延年、侯方域和巾幗英雄花木蘭的故里;是司馬相如、枚乘、鄒陽、韓愈、歐陽修、晏殊、蘇轍等文學大家的宦游地;是大唐忠烈張巡的殉難地;是李白、杜甫、高適、蘇東坡等文壇巨擘無限向往的風水寶地。孟子曾在這里容居,孔子曾在這里講學,漢高祖曾在這里斬蛇起義,顏真卿曾在這里留下墨寶,趙匡胤曾在這里發(fā)跡,范仲淹曾在這里讀書執(zhí)教,蘇東坡曾在這里題榜,蘇三曾在這里吟唱,李香君曾在這里撫琴,毛澤東、劉少奇、江澤民、朱?基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曾來這里視察,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等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指揮大戰(zhàn)。
商丘名勝眾多,星羅棋布。這里有三皇之首的燧皇陵、文字鼻祖?zhèn)}頡墓、帝嚳陵、中華民族最早的天文臺、宋氏始祖微子墓、葵丘會盟臺、文雅臺、青陵臺,、莊子墓、三陵臺、芒山漢墓群、木蘭祠,有紀念大唐忠烈的張巡詞,有顏真卿手書的神品八關(guān)齋,有中原四大名剎之一的白云寺,有趙匡胤避暑的清冷臺,有范仲淹讀書的明朝四大書院之一的應(yīng)天書院,有明清黃河大堤"水上長城",有天下奇觀"八卦城",有侯方域故居壯悔堂,有春秋兩季祭孔的大成殿,有佛教勝地小南海,有李香君住過的翡翠摟,有古樸典雅的明清四合院,有淮海戰(zhàn)役總前委司令部,有中原二月會議會址,有西式圣保羅醫(yī)院,有洋式西班牙教堂.商丘還有眾多的古木園林。這里有舉世聞名的梁園遺址,有木瓜園奇觀,有西陂別墅,有南園風光,有申甘林帶,有風景迷人的黃河故道;這里有兩千余年的梁園古木,有張飛、趙匡胤的拴馬樹。
表1-3 商丘市旅游資源分布情況
地點 |
自然資源 |
人文資源 |
綜合資源 |
梁園區(qū) |
劉口黃河故道游覽區(qū) |
|
民俗風情 |
睢陽區(qū) |
|
商丘古城閼伯臺等 |
飲食文化 |
永城市 |
|
梁孝王及王妃墓等 |
尋根敬祖 |
夏邑縣 |
|
孔子還鄉(xiāng)祠 |
宗教信仰 |
地點 |
自然資源 |
人文資源 |
綜合資源 |
虞城縣 |
利民城湖黃河堤杏園 |
木蘭寺、木蘭祠 |
奇特旅游 |
寧陵縣 |
萬畝梨園 |
|
土特產(chǎn)、工藝品 |
柘城縣 |
|
心同寺遺址、柘桑古樹 |
土特產(chǎn)、工藝品 |
睢 縣 |
鳳城湖、榆廂松樹林 |
湯文正公賢良祠 |
|
民權(quán)縣 |
香雪湖、申甘林帶、林七水庫萬畝蓮池 |
莊周故里 |
|
資料來源:《商丘市統(tǒng)計年鑒2001》
編輯:Agg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