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中山公園:保存7株百年洋槐(圖)
百年洋槐青島僅存11株 7株現存于中山公園
很多市民對槐花蜜情有獨鐘,殊不知,釀這種蜜所需的洋槐樹就是一百多年前從德國引入青島的,中山公園現有的古刺槐正是這一歷史的見證人。據市城市園林局的統計,19世紀末從德國引進青島的數以萬計的刺槐中,經過百年洗禮,全市存活下來的古刺槐僅有11株,除4株存于膠州北關街道李家大院外,其余7株都在中山公園(皆為國家三級保護古樹)。
據青島市委黨校文史教研部吳新元教授介紹,刺槐原產北美洲,19世紀末德國侵占青島后,刺槐從德國引入青島,這種舶來樹種對青島的環(huán)境表現出了驚人的適應性,很快成為青島的基調樹種之一,并由青島向各地繁衍開來。
刺槐木堅硬細膩,耐水浸泡,是造船的上佳材料。歷經百年之后,當年從德國移植而來的大樹幾乎已全部不復存在。據園林部門普查,目前青島共存有11株古刺槐,其中7株位于中山公園,4株位于膠州市。
據介紹,刺槐原本枝上有刺,但后來在栽培過程中出現了變種??無刺刺槐。無刺刺槐為德國柏林市市樹,20世紀初,德國侵占青島后修成的第一條馬路“亨利親王大街”(今廣西路),特意運來無刺刺槐樹苗作為這條馬路的行道樹,多余樹苗留在“植物試驗場”(今中山公園)以供日后補栽。而目前,廣西路上的無刺刺槐幾乎砍伐殆盡,只剩下一株在青島路附近,中山公園也只存活兩株無刺刺槐了。
中山公園刺槐子孫遍布國內
記者在中山公園內看到了現存的7株古刺槐。最大的一株位于中山公園二號房西側,樹高17米,而在會前村遺址園東側南北邊各有一株無刺刺槐,樹高分別為23米、17米,而在銀杏路西側,4株古刺槐形成了刺槐群。還沒有長出綠葉的老刺槐,看上去更像一幅黑白照片。
據介紹,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西安等地的不少植物園或植物研究機構爭相來青島引種這種無刺刺槐,這種國內的稀有樹種已經在國內很多城市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