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菊屬植物因具有精致的銀色葉片、優(yōu)美的花形、繽紛的花色而成為園藝栽培中必不可少的植物之一。蠟菊屬植物的用途非常廣泛,既可以作為背景植物與其他花卉栽培于花園、庭院中,也可與其他植物混栽于花盆或者吊籃中。在溫室栽培蠟菊屬植物時,只要注意將溫度保持在適宜范圍內,并對其進行精細的澆水管理,就能使植株長勢良好。
1.插條繁殖
扦插應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進行,空氣溫度白天24℃至27℃、夜間20℃至21℃且土壤溫度保持20℃至22℃為宜,將光照條件控制在0.54萬勒克斯至1.1萬勒克斯。扦插后對插條施加20-10-20的肥料,濃度為50ppm至75ppm。保持生根基質潮濕均勻,這樣有利于插條從基質中吸收水分。插條的愈傷組織將在扦插后的5至7天內形成。應經(jīng)常對插條進行噴霧。
當有一半插條開始形成根系時,標志著插條生長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即根系發(fā)展階段,該階段將持續(xù)5至14天。保持土壤溫度和空氣溫度不變,光照增加到1.1萬勒克斯至2.2萬勒克斯。減少對插條噴霧的頻率,使基質有個干透的過程。100ppm的15-0-15和200ppm的20-10-20肥料交替使用,對插條進行葉面噴肥,以幫助根系更好發(fā)育。
插條生長一段時間后移植,將光照強度增加到2.2萬勒克斯至4.3萬勒克斯,此時應停止噴霧。在溫度較高、光照強烈的白天應對植株進行遮陰,降低溫度能緩解植株所承受的壓力。從此時開始每周交替施用一次15-0-15以及20-10-20的肥料,濃度為150ppm至200ppm。此外,如有必要,種植者可以使用乙烯利來促進植株分枝。
2.生長管理
一般在10厘米盆徑的花盆中栽一株植株,15厘米盆徑的栽兩株,25厘米的可栽培三四株。當根系達到容器的邊緣時應對植株進行摘心,以保持植株株形的完美。10厘米盆徑的摘心一次,15厘米至25厘米盆徑的摘心兩三次。
當植株完成生長后,將肥料濃度增加到200ppm至300ppm。若植株出現(xiàn)缺鐵癥狀時,可以施用螯合鐵來解決。盡管乙烯利可以促進植株分枝,但應在植株出售之前的8周時停止使用。此外,應避免基質過于潮濕,否則易導致植株傾倒。
3.病蟲害防治
蠟菊屬植物栽培過程中最常見的蟲害是蚜蟲、毛蟲、葉螨、薊馬、粉虱,主要病害有鏈格孢屬病害、灰霉病、腐霉病以及褐斑病等。
蕁蠟菊屬植物(下部)與其他花卉的組合盆栽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dcj364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