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公園凈化污水
兩名小游客在后灘公園清水蓄水池前欣賞遠處美景
上海世博會后灘公園引入黃浦江的劣五類水,通過人工濕地等生態(tài)技術,將渾濁的水質變成了清澈的三類水。這種“治水方案”不僅獲得了美國景觀設計師協(xié)會的年度最高設計獎――綜合設計杰出獎,并且有望在全國推廣。
后灘公園與世博園相鄰,占地面積約14公頃,沿黃浦江岸線全長1.8公里。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這里河水清澈,水中植物郁郁蔥蔥,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包S金麥谷、潺潺清流”的野趣田園風光是后灘公園的另一大亮點。
但是,讓很多游客想象不到的是,這里的水是從黃浦江引入的劣五類水,在不利用化學制劑或特殊設備加工過濾的前提下,經過由水生植物及動物等生物群落組成的不同凈化系統(tǒng),將黃浦江劣五類水凈化為三類水。
上海海洋大學張飲江教授介紹,除了沉水植物,后灘公園的水系中還有挺水植物、濕生植物和浮葉植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來自黃浦江的劣五類的水,從取水口流經引水渠,到達公園里的滴瀑墻。隨即江水沿著滴瀑墻緩緩流下,在墻上微生物膜的作用下得到初步凈化,最終,通過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逐級凈化變成三類水。
該區(qū)域是受黃浦江水流沖積和潮汐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積區(qū)域。從2005年起,張飲江領銜的水生態(tài)工程課題組的建設者們對后灘區(qū)域水體本底、土壤本底、植被本底等狀況進行了調查。經過四年改造,后灘濕地的面積從4公頃增加到14公頃,成為上海市區(qū)唯一的濕地生態(tài)公園。
編輯:daodao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