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植物園:澳洲植物專類園

2011-06-02 17:21:32         來源:華南植物園     瀏覽次數(shù):

  澳洲植物專類園位于華南植物園西南部,占地面積約1.7萬平方米,于2008年1月建成向公眾開放。園區(qū)建在平緩的小山坡上,舊址是華南植物園桉樹種質(zhì)資源保育區(qū),園內(nèi)上層喬木主要由各種高大的桉樹構(gòu)成。澳大利亞有著從海岸帶、草原、沙漠、到山地高原的復雜地形,生長著9800多種植物,其中不少是古老的植物,南洋杉就是1.3億年前的植物,而山龍眼科也有9000萬年歷史。澳大利亞的原住居民文化歷史悠久,有著濃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充滿神秘質(zhì)樸的原始魅力。澳洲植物專類園聘請澳大利亞植物學家BenWallace和園林設(shè)計師Jeoffery共同設(shè)計,以表現(xiàn)“自然生態(tài)、澳洲風情”為設(shè)計理念,是我國第一個收集種植澳洲特有植物的專類園。整個園區(qū)沒有堆砌假山,也見不到中國式的亭臺廊榭;園林設(shè)計使用巨石、土堆和草坡來模擬澳洲的海濱、曠野景色,因地置宜地配置各種生態(tài)類型的澳洲本土植物,同時又巧妙地將澳洲原住居民部落狩獵、居住、祭奠的生活場景生動地展示出來。園區(qū)由入口廣場、南十字星噴泉、波浪草坪、澳洲原住居民小屋、成人儀式環(huán)、巖石園等主要景點組成,充分展現(xiàn)了澳洲的人文歷史與豐富多彩的園林植物景觀。

  南十字星噴泉

  位于澳洲園入口的右邊,與其相對應的是入口左邊種植的兩株原產(chǎn)于澳洲的雄壯的摩爾大蘇鐵(Macrozamiamoorei),南十字星噴泉景點由雕刻有南十字星座圖案的黑色大理石和噴泉組成,南十字星是南半球夜空中最明亮的星座,星座由4顆亮星構(gòu)成一個十字架形,十字架下端的一顆星最亮,是導向星;在北半球有北極星指示北方,要尋找北極星,即著名的北斗七星,把斗勺邊上的兩顆星用直線相連,并加以延長,在相當于兩星距離的5倍處有一顆亮星,那就是北極星;在南半球,人們夜晚尋找南方則依靠南十字星座,把星座下端最亮的導向星與十字架上端的一顆亮星連成的這條線大致就指向南極。南十字星是南半球夜間判定方向的主要依據(jù),它如同北半球的北斗星一樣重要,澳大利亞國旗上就有南十字星圖案,表明該國是位于南半球的大陸。

  波浪草坪

  澳洲原住居民以采集—狩獵為生。遠古時期,澳洲土著人發(fā)明了一種叫“飛去飛來器”的神奇武器,它是用硬木制成的,獵手們使用這種回旋的武器打擊飛禽走獸;狩獵時,獵手向獵物投擲,如果沒有擊中目標,“飛去飛來器”會自動返回到投出者手中。“飛去飛來器”呈“V”字型,代表了澳洲原住居民所創(chuàng)造的文明和智慧。澳洲園內(nèi)將“飛去飛來器”的形狀展現(xiàn)在草坪上形成波浪草坪景觀。

  澳洲原住居民小屋

  澳洲大陸四面環(huán)海,在歐洲人到達之前澳洲被封閉在一個與世隔絕的環(huán)境中,數(shù)萬年來原住居民依然保持中石器時期的原始部落生活狀態(tài)。澳洲原住居民主要生活在地處赤道附近的沿海地帶,這里氣候溫暖、植被豐富、動物繁多,以狩獵——采集為生的原住居民不懂農(nóng)耕和放牧,不會制陶也沒有金屬制品;由于氣候溫暖毋須穿衣和住房便可生存,原住居民不懂紡織和建筑,終年流浪遷徙,居無定所,常在所到之處搭棚或茅屋或壘石屋暫住。澳洲園的原住居民小屋很簡陋,反映出他們流動的生活方式,小屋用樹枝搭成,鋪上樹皮,樹葉和茅草等,用材根據(jù)環(huán)境取舍,隨意、自然。天冷時,原住居民用草席和動物毛皮作毯子來保暖。

  成人儀式環(huán)

  澳洲原住居民的男子“成人儀式”有著重要的作用,面對殘酷的生存條件,男孩長到10歲時就要脫離對大人的依賴,要接受各種形式的考驗,將幼稚去掉,以確定他已經(jīng)具備了成年人的素質(zhì)。通常會在這個階段對他施行割禮、紋身或銼牙等,男孩要被迫離開部落獨自出去狩獵,依靠自己的力量獵殺猛獸證明其能力,以獲得大家的認可,成為真正的男子才能返回部落。風靡全球的蹦極運動就是起源于澳洲南太平洋小島的原住居民成人儀式的一種,當?shù)卦【用裨谀凶映赡陼r用竹子搭起20米高的跳塔,并將樹藤綁在男子的腳上,如果男子能夠勇敢地從塔頂跳下,就完成了他的成人之禮,成為真正的男人。成人儀式環(huán)是原住居民男子舉行成人儀式的場所,一般嚴格禁止女性介入,儀式環(huán)通常選擇具有狹長遠景的突出地形,比如有代表性的石堆、小山頂、懸崖邊等,形式各異,有的由同一中心的兩個土環(huán)組成,有的則由一條小徑連通著的兩個土環(huán)組成。澳洲原住居民的男人成人儀式充滿原始的神秘色彩,是對自然、對力量的一種敬仰和崇拜。

  巖石園

  巖石園是一種西方園林,用于種植、展示生長在崖壁、巖縫、巖層間隙的野生植物,有別于中國的假山。巖石園中一塊小的區(qū)域常能生長許多種植物,在有限的空間能集中豐富的植物種類,如匍匐植物、地被植物、各種草花、小灌木、藤本植物等。澳洲植物專類園的巖石園地勢呈高低起伏,道路用石塊鋪設(shè),建造時按各種巖生植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求,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山石,模擬澳洲島嶼山地的裸露巖層景觀,所用巖石未經(jīng)人工雕鑿,有立有臥,有丘壑,疏密相間,石與石之間留有縫隙與間隔,用以填入各種巖生植物生長所需的土壤。在大巖石旁種有產(chǎn)自澳洲的方葉五月茶(Antidesmaghaesembilla)、澳洲蒲桃(Syzygiumaustrale)等矮生喬木、巖石間種植有高崗松(Baeckeavirgata)、巖生紅千層(Callistemonpearsonii)、澳洲米花(Ozothamnusdiosmifolius)、石南桃金娘(Babingtoniatozerensis)、年青蒲桃(Xanthostemonyoungii)等小灌木,石縫隙中長有攀援、纏繞的草質(zhì)藤本植物,地面上的草坪形成自然植被,頗具山區(qū)野趣,充滿曠野的冷峻、荒涼氣息,體現(xiàn)出一種自然、原始、真實之美。

  澳洲植物收集



金蒲桃



巖生紅千層

  澳洲大陸氣候溫暖、干燥,干旱區(qū)面積大、全大陸平均年降水量只相當于全球各大洲平均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全大陸普遍暖熱。適應炎熱干旱、土壤貧瘠的桉樹屬和金合歡屬植物是澳大利亞的主要植被類型,也是澳大利亞自然景觀的典型特征。澳大利亞植物志記載了約20000種植物,最大的科是豆科和桃金娘科。由于地理上的孤立性,妨礙了澳洲大陸植物與相鄰大陸植物區(qū)系的交流,澳洲植物的特點是特有科、屬、種十分豐富、記載的12049種澳洲維管植物中有9036種(占75%)為本區(qū)特有植物;有山龍眼科、桃金娘科、木麻黃科等13個特有科,它們都包含許多特有屬、特有種;如金合歡屬有280種;桃金娘科的桉樹屬有600種。澳洲植物專類園目前收集種植的澳洲植物約有110種,八成為澳洲特有,代表性種類有澳洲銀樺(Grevillearobusta)、金蒲桃(Xanthostemonchrysanthus)、瓶干樹(Brachychitonrupestris)、昆士蘭貝殼杉(Agathisrobusta)、火輪木(Stenocarpussinuatus)、火焰木(Brachychitonacerifolius)、斑克木(Banksiaintegrifolia)、白金漢(Buckinghamiacelsissima)、澳洲鴨腳木(Brassaiaactinophylla)、肯氏南洋杉(Araucariacunninghamii)、澳洲蓮葉桐(Hernandiacordigera)、南方巨盤木(Flindersiaaustralis)、澳洲堅果(Macadamiaternifolia)等,是游客喜愛特色園林景觀、觀賞澳洲植物風光的好去處。

 

編輯:jade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者,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

相關(guān)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fā)現(xiàn)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fā)現(xiàn)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chǎn)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發(fā)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shè)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xiàn)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shè)計也愈發(fā)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xiàn)。9款家庭微景觀設(shè)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植物與水的搭配讓景觀充滿詩情畫意

  在園林景觀設(shè)計中,水景不外乎動景和靜景。一方靜水搭配靈動叢生的植物,便多了幾分令人愉悅的生機。【詳細】

湖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從國家林業(yè)局傳來喜訊,祁陽縣創(chuàng)建太白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