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又名洋荷花,是百合科的球根花卉,它以花色艷麗、豐富、花姿綽約、花期長、品種繁多等特點,贏得人們的喜愛。但在郁金香的生產(chǎn)中,常發(fā)生各種病害,不僅造成了產(chǎn)量的損失,而且嚴重影響了觀賞價值。現(xiàn)就列舉郁金香生產(chǎn)中幾種常見的病害,并提出栽培管理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防治措施。
1灰霉病
1.1癥狀識別
主要危害葉片、花和球莖。葉片和花受害后,產(chǎn)生褐色斑點,大部分葉片和花柄腐爛,莖稈也受害腐爛。球莖被侵染后,外部鱗片腐爛,并產(chǎn)生許多深褐色菌核。在潮濕天氣,病部產(chǎn)生灰色霉層。感病球莖長出的植株矮化,黃綠色,花枯萎。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原為。病菌以菌核在病株殘體或土壤中越冬,成為翌年的侵染源。病菌通過雨水和氣流傳播。多雨、有霧和有露水的高濕天氣,有利于病害的發(fā)生和傳播。植株栽植過密、通風不良或周圍雜草叢生發(fā)病均較嚴重。
7.2防治方法
①實行輪作,更新苗床土壤或土壤消毒后再種植,可用70~80℃蒸汽處理30分鐘以上即達到消毒的目的,也可采用化學藥劑進行消毒,即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澆灌土壤,然后用薄膜密閉7~10天。常用消毒藥劑還有苯丙咪唑類、苯來特、甲醛等。②種植前仔細檢查球莖,剔除病球,并對種球進行消毒。消毒方法是用0.3%~0.4%的硫酸銅或2%福爾馬林液浸泡鱗莖30分鐘,后用水洗凈,晾干栽種。③生長期及時去除病花、病葉、病株,集中銷毀。④發(fā)病初期選噴50%苯來特1000倍液,5%農(nóng)利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撲海因10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續(xù)噴2~3次。
2碎色病
2.1癥狀識別
受危害的葉片出現(xiàn)淺綠或灰白條斑,有時形成花葉。在紅色或紫色品種上產(chǎn)生碎色花,花瓣上形成大小不等淡色斑點或條斑。在淡色、白色花的品種上,其花瓣癥狀不明顯,是花瓣本身缺少花色素的緣故。嚴重時植株生長不良。病原為郁金香碎色病毒(TulipBreakingVirus.),以菌核在鱗莖和土壤中越冬、越夏,生長期間由蚜蟲傳毒,切花時用的刀剪也可傳染。
2.2防治方法
?、龠x擇無毒植株作繁殖材料。②及時除去病株。③噴40%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10%蚜虱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魚藤精800倍液防治蚜蟲,切斷傳播途徑。④切花時,對刀剪應加熱消毒或用洗劑洗凈后使用。
3白絹病
3.1癥狀識別
全株枯萎,莖基纏繞白色菌索或菜籽狀茶褐色小菌核,患部變褐腐爛。土表可見大量白色菌索和茶褐色菌類。病原為,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菌核或菌索產(chǎn)生菌絲進行初侵染。病株產(chǎn)生的絹絲狀菌絲延伸接觸鄰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傳播進行再侵染,使病害傳播蔓延,連作或土質(zhì)黏重及地勢低洼或高溫多濕的年份或季節(jié)發(fā)病重。
3.2防治方法
①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燒毀,病穴及其鄰近植株淋灌5%井岡霉素水劑1000~1600倍液,或用50%田安水劑500~600倍液、9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穴淋灌0.4~0.5L。②結合翻地,每畝摻施100~150kg石灰粉,使土壤微堿化,抑制白絹病菌繁育。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dcj364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