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新聞 | 規(guī)劃設計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風景旅游 | 園林城市 | 世界園林 | 風景園林師 | 花木資訊 | 人居環(huán)境 | 園林論壇 | 園林博客

常德沅水駁岸地基處理及地形設計

http://www.m.dcj3647.cn 2012-01-29 來源:《現代園林》 作者:賀德輝 鐘曉紅 發(fā)表評論(0)

  1、沅江概況

  沅江又稱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流經會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瀘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縣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沿江交通便利,地勢平坦,自然環(huán)境優(yōu)越。規(guī)劃設計上以創(chuàng)造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態(tài)園林為最終目標,以恢復自然地理功能,架構園林城市之核心工程為基本出發(fā)點,形成貫穿城市的綠色長廊。

  2、沅水駁岸地基處理方式研究

  2.1置換法

  2.1.1換填法

  將表層不良地基土挖除,然后回填有較好壓密特性的土進行壓實或夯實,形成良好的持力層。從而改變地基的承載力特性,提高抗變形和穩(wěn)定能力。施工要點:將要轉換的土層挖盡、注意坑邊穩(wěn)定;保證填料的質量;填料應分層夯實。

  2.1.2夯(擠)置換法

  利用沉管或夯錘的辦法將管(錘)置入土中,使土體向側邊擠開,并在管內(或夯坑)放人碎石或砂等填料。該樁體與原地基土組成復合地基,由于擠、夯使土體側向擠壓,地面隆起,土體超靜孔隙水壓力提高,當超靜孔隙水壓力消散后土體強度也有相應的提高。施工注意事項:當填料為透水性好的砂及碎石料時,是良好的豎向排水通道。

  2.2預壓法

  2.2.1堆載預壓法

  在建造建筑物之前,用臨時堆載(砂石料、土料、其他建筑材料、貨物等)的方法對地基施加荷載,給予一定的預壓期。使地基預先壓縮完成大部分沉降并使地基承載力得到提高后,卸除荷載再建造建筑物。

  2.2.2真空預壓法

  在軟粘土地基表面鋪設砂墊層,用土工薄膜覆蓋且周圍密封。用真空泵對砂墊層抽氣,使薄膜下的地基形成負壓。隨著地基中氣和水的抽出,地基土得到固結。為了加速固結,也可采用打砂井或插塑料排水板的方法,即在鋪設砂墊層和土工薄膜之前打砂井或插排水板,達到縮短排水距離的目的。

  2.2.3降水法

  降低地下水位可減少地基的孔隙水壓力增加上覆土自重應力,使有效應力增加,從而使地基得到預壓。這實際上是通過降低地下水位,靠地基土自重來實現預壓目的。施工要點:一般采用輕型井點、噴射井點或深井井點;當土層為飽和粘土、粉土、淤泥和淤泥質粘性土時,此時宜輔以電極相結合。

  2.3壓實與夯實法

  2.3.1表層壓實法

  采用人工夯,低能夯實機械、碾壓或振動碾壓機械對比較疏松的表層土進行壓實。也可對分層填筑土進行壓實。當表層土含水量較高時或填筑土層含水量較高時可分層鋪墊石灰、水泥進行壓實,使土體得到加固。

  2.3.2重錘夯實法

  重錘夯實就是利用重錘自由下落所產生的較大夯擊能來夯實淺層地基,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殼層,獲得一定厚度的持力層。施工要點:施工前應試夯,確定有關技術參數,如夯錘的重量、底面直徑及落距、最后下沉量及相應的夯擊遍數和總下沉量;夯實前槽、坑底面的標高應高出設計標高;夯實時地基土的含水量應控制在最優(yōu)含水量范圍內;大面積夯時應按順序;基底標高不同時應先深后淺;冬季施工時,對土已凍結時,應將凍土層挖去或通過燒熱法將土層融解;結束后,應及時將夯松的表土清除或將浮土在接近1m的落距夯實至設計標高。

  2.4擠密法

  2.4.1振沖密實法

  利用專門的振沖器械產生的重復水平振動和側向擠壓作用,使土體的結構逐步破壞,孔隙水壓力迅速增大。由于結構破壞,土粒有可能向低勢能位置轉移,這樣土體由松變密。

  2.4.2沉管砂石樁(碎石樁、灰土樁、OG樁、低標號樁等)

  利用沉管制樁機械在地基中錘擊、振動沉管成孔或靜壓沉管成孔后,在管內投料,邊投料邊上提(振動)沉管形成密實樁體,與原地基組成復合地基。

  2.4.3夯擊碎石樁(塊石墩)

  利用重錘夯擊或者強夯方法將碎石(塊石)夯人地基,在夯坑里逐步填人碎石(塊石)反復夯擊以形成碎石樁或塊石墩。

分享到:
編輯:zhaoxi
有關  常德 沅水 地基 地形  的新聞
更多評論網友評論 (已有0位網友發(fā)表了看法)
  • ·請尊重網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評論:
企業(yè)服務

熱點排行

    熱門博文

    論壇熱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dcj364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