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麗天城——杭州(圖)

2012-02-10 11:33:29    作者:曹燕     來源:新京報     瀏覽次數:

  “天下糧倉”轉換成都市人的歡聚空間

  運河邊上多設有倉庫,因漕運發(fā)達,其中數量最多的自然是糧倉,如今的拱墅區(qū)作為京杭大運河南端的一個貨物集散地,糧倉最多,稱為湖墅地區(qū)。這里的富義倉、仁和倉和倉基并稱京杭大運河上鼎鼎大名的“天下糧倉“。富義倉位于湖墅街道的霞灣巷里,前臨運河,清朝光緒年間建造的富義倉有五六十間,每間二十平米,可存四五萬石谷物,里面還有加工設施和場地,因為這個糧倉巨大,岸邊還專門造個亭子,供裝卸工人休息,倉庫邊上還形成了一個集市,老百姓可以在這里進行商品交易?,F在整個倉庫建筑群已經被現代轉換——變成了咖啡館或者設計室,當年晾曬谷物的巨大廣場式的天井成了都市人的Party。

  富義倉,據這里的老人說,富義倉和仁和倉照應,取“以仁致富,和則義達”之意。富義倉既存公糧,又存社會捐助用來賑濟的糧食,富義倉的糧食可以沿河北上救濟災民??谷諔?zhàn)爭時期,富義倉成了日本軍隊的營房,后來又來了國民黨軍隊。解放后,富義倉一部分成了機關,一部分被改為民居,稱為“社會主義聯合大院”。

  仁和倉在大兜路上,曾是明朝嘉靖仁和縣的古糧倉,在這個舊址上建造了浙江省絲綢公司倉庫,從運河邊上的大兜路經過,幾座三層的青磚樓,樸素大方。國家絲廠倉庫是20世紀50年代初的建筑風格,樓內每層都是實木吊頂,實木地板,挑頂很高,長墻上有七扇窗戶,短墻上有三扇窗。絲綢公司老職工陳海林說,“這些窗戶從外面看是實封鐵制的,事實上,窗戶由三層組成,最外面一層可以從內部開合,包著鐵皮,防止日曬雨淋;第二層是鋼筋豎條,防止盜竊;最里面一層又是兩扇窗戶,往里開合。窗戶使得整個倉庫冬暖夏涼。”

  杭州自古就是“絲綢之府”,明清時期,杭州一帶的絲綢供應整個國家,“杭州所出,為天下冠”,這就是天下第一倉上建造的蠶倉,主要是收蠶繭,春繭和秋繭,在當地烘干后用大布袋包好,高高摞起,三層窗戶的保護,陽光不會直接照在上面。據杭州運河集團大兜路歷史街區(qū)辦公室主任朱偉介紹,這個倉庫已經被國外某家集團看中,要改造成五星級酒店。

  沿著運河走,能夠路過很多碼頭,大點的有繭寶絲綢倉庫碼頭、賣魚橋碼頭,除了客旅往來和貨物轉換的碼頭,還有著名的御碼頭。御碼頭杏黃旗幟,也是一家高檔餐館的招牌。這些充滿現代氣息的河埠頭,已經找不到以往杭州運河邊客旅往來和貨物轉換的任何痕跡。絲綢倉庫前方是香積寺,曾經被毀又剛剛復建,有一幫年輕人以寺廟為背景,在拍攝情景海報。文里說到的事情,用杭州話來說,大多是“老底子”的事了。

  ■河的改造

  歷史街區(qū)不僅靠餐飲填充

  一個致力于打造“東方休閑之都”的城市,杭州“五水共導”,所謂“五水”,就是江(錢塘江)、河(京杭大運河)、湖(西湖)、溪(濕地)、海(錢塘江入海口),對運河杭州段的整治目標,是巴黎的塞納河。運河整治包括把航道捋直、清理淤泥、改造橋梁、還包括規(guī)劃歷史保護街區(qū),例如大兜路歷史保護街區(qū),居民搬遷后,有的復建有的改造有的再造,這些騰挪出來的空間要被什么填充,從目前情況來看,大多還是被餐飲入駐。

  漫畫家蘇宇住在大兜路附近,大兜路如今是杭州人就餐的一個新的聚點,價位和環(huán)境都還可以。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和旅游者并不青睞這里,杭州有西湖,運河就是站在美人旁邊的襯托?;蛘哒f,什么才是歷史街區(qū),保護歷史街區(qū),需要的不是填充物,而是生命活體。整治運河還包括建設第二運河,因為運貨船繁多,航道寬度有限,不免發(fā)生沖撞橋墩的事情。但是一輩子跟河流打交道的倪康明覺得,“至今還活著的流動著的文化遺產”,如果沒有了來來往往的貨運,運河怎么算是活著呢?

  ■外國人看杭州運河

  運河曾經是標準國際范兒

  安東尼奧尼拍攝的那部紀錄片《中國》,記錄了上世紀60年代的中國面貌。在黑白鏡頭里,安東尼奧尼跟著運河的船只來到江南,靠岸時這些木船紛紛掉下桅帆,白色的帆布猶如收攏起來的云朵。如今,再也看不到那些掛帆的船。

  光緒年間,有個傳教士沿河而來,他拿起相機,記錄了漕運晚期的光景——人們越過水壩,把船從一條河道拉向運河,而船只在杭州過壩十分費力。漕運的大船,需先把貨物搬下,把船卸空了過壩,過了壩,再把貨物重新裝在船上。現在這些片段被凝固在運河邊上的雕塑小品《運河魂》中。

  時間再往前回溯,安東尼奧尼的老鄉(xiāng)馬可波羅寫道:杭州的街道和運河,都相當廣闊,船舶和馬車載著生活日用品,不停地來往在街道上和運河上……河岸上有龐大的用巨石建筑的貨棧,存放著商人們從印度或其他地方帶來的貨物。這些外國商人,可以很方便地到就近的市場上交易。

  ■湖墅八景

  “江橋暮雨”讓皇帝上岸

  某一天,在湖北黃州的蘇東坡收到一封來自杭州的信和茶葉。他感慨不已,提筆寫下了“還將夢魂去,一夜到江漲”。江漲橋是當時杭州北部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因江河潮漲而得名。歷史上,這里的河面頗為開闊,又是暮雨瀟瀟,入夜,漁火點點,這就是湖墅八景之一的“江橋暮雨”。江漲橋邊有乾隆舫,附近散步鍛煉的人會告訴你說,“乾隆皇帝是從我們這里上岸的”。明代才子聶大年寫過《臨江仙》,在他的眼里,運河兩岸的蘆葦緩緩浮動,砍柴的人往城里走,寺院的晚鐘正在沉沉敲響,連大雁也擔心羽毛淋濕而遲遲不敢從高空飛下。這個時候的湖墅,正是城市繁華與淳樸鄉(xiāng)野的交匯處。

編輯:dong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tài)、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qū)環(huán)境大幅度提升,社區(qū)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chuàng)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