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河道生態(tài)治理請來八位植物“清道夫”

2012-05-28 08:44:48         來源:浙江在線     瀏覽次數:

  8種植物“清道夫”,將在今后河道生態(tài)治理中推廣

  家門口的小河為什么屢屢變成“臭水溝”?為什么有些河道在經過治理后不久又變得臟臭?

  每條河道都有各自的具體情況,但總體說來,不外乎河水斷頭、截污不徹底這兩個主要原因。

  在杭州,僅繞城公路以內就有大小河道474條,總長度1018公里,水域面積達到26平方公里。而平原河網流動性差,如果河道斷頭或者不斷有外來污染物入侵,小河道很容易變成“臭水溝”。

  “水體本身是有自潔功能的,但是如果污染物超過環(huán)境容量,破壞了原有的水生態(tài)平衡,自身凈化能力就不夠了。河道污染物來源復雜,包括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農田污水、城市建設中的水土流失等等,所以河道的治理要和城市建設一同推進。”杭州市市區(qū)河道監(jiān)管中心高級工程師嚴向軍解釋說。

  治理河道主要還是靠清淤、截污納管、引配水、生態(tài)治理、養(yǎng)護保潔等這五種手段的綜合運用,種植水生植物屬于生態(tài)治理的方法之一,需要在截污、清淤的基礎上,才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從2009年開始,杭州市城管委統(tǒng)一安排,陸續(xù)在西溪河、小紫金港、廟橋港、蝦龍圩河、古蕩灣河、新開河、新塘河等33條河道上馬生態(tài)修復項目,覆蓋水域面積達25萬平方米。通過生態(tài)治理、種植水生植物,這些河道的水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嚴向軍告訴記者,“這3年,我們試過了各種各樣的水生植物,大浪淘沙,選出了8個品種,會在以后的河道生態(tài)治理工作中推廣。”

  在同樣種植了水生植物的新開河里,還能發(fā)現水下有一排排站立整齊的“木樁子”。它們是河道監(jiān)管中心精心“栽種”的人工水草,學名叫生物填料,由高分子材料制成,能改善微生物生長繁殖條件,增強生物降解功效,進一步提高水體自凈能力。

  而十號河河面上那幾眼噴泉,學名叫做“噴泉式曝氣機”。當它旋轉運作時,不但水流上涌,具有噴泉的效果,還能促進水體循環(huán),迅速增加水中溶解氧,供應水底動植物生長所需的氧氣,讓植物們長得更好。

  在蕭山區(qū)百尺溇河和拱墅區(qū)后橫港河里,還引入了一種新式武器——比一粒米還小的“食藻蟲”,是藍藻、綠藻的“天敵”,也是一種較低等甲殼浮游動物,經馴化后專吃水里的藍藻、綠藻。食藻蟲被投放后,還要種植多層次的沉水植物,再放養(yǎng)一批雜食性和肉食性魚類,從而建立起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生物鏈,恢復水質的自我凈化能力。

  上文提到的十號河,從三衛(wèi)西路橋至余杭界段,長度1139米,水域面積為5.2萬平方米,正是因為采取了曝氣增氧技術、微生物載體修復技術、水生植物修復技術的“生物+生態(tài)”組合工藝,徹底治理了原來河道的黑臭現象,總體水質改善達到Ⅴ類標準,成為沿線居民愛去的休憩場所。

  今年杭州將對8條河道展開生態(tài)治理

  根據造景功能、形態(tài)特征及生活習性,水生植物可分為浮水、挺水和沉水三種類型:高出水面一大截的是黃菖蒲、常綠水生鳶尾和美人蕉,歸為挺水植物;腦袋剛剛露出水面,看不到身子的那些是聚草和香菇草,歸為浮水植物;在水面下影影綽綽漂浮的黑藻、金魚藻和伊樂藻,是沉水植物。

  “種植水生植物,首先能美化景觀,其次它們的根系能吸收一部分水體里的污染物,而且它們的根、莖、葉周圍的微生物凈化水體的作用也比較強大,所以我們通常選擇種植的,都是根系發(fā)達的植物,這樣與水體接觸的面積較大,凈化能力更強。最重要的是,水生植物對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恢復水體生態(tài)平衡起到了關鍵作用。”嚴向軍解開了水生植物作為水體“清道夫”的奧妙所在。

  不過,一些市區(qū)河道因為承擔特殊功能而可能無法大面積種植水生植物。比如,作為杭州市自來水備用水源貼沙河,清潔水質主要靠放養(yǎng)鰱魚、鳙魚、貝殼類水生動物來進行,而且要特別控制水中藻類的爆發(fā);中河、東河承擔著行洪防汛的功能,也不能讓水生植物泛濫;通航要道如上塘河、余杭塘河,也不適宜大面積種植水生植物。

  今年,杭州市將有8條河道將被納入生態(tài)治理范圍,包括備塘河(三里亭段),下城區(qū)的南大河、橫河港,拱墅區(qū)的李家橋河、獨城河,江干區(qū)的茶花港、范家橋河和西湖區(qū)的陶家圩。

  家住這些河道附近的百姓,今年將有望見到這些美麗的水生植物。賞心悅目之余,也請大家別忘記“從我做起”,向在河道里洗拖把、洗衣服、傾倒垃圾或污水等行為說“不”。

 

編輯:gloria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車公莊19號院景觀改造

設計師既是場地修繕者也是直接使用者,采用多方共謀共建的方式,以生態(tài)、健康、友好作為核心手段,修復大院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活力新生。建成后社區(qū)環(huán)境大幅度提升,社區(qū)鄰里互識,溫暖度開始回升,成為綠色創(chuàng)新友好的健康示范項目【詳細】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