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部塌陷之下的復興渴望

2012-07-20 09:30:33    作者:李一槍     來源:昆明信息港     瀏覽次數(shù):


  文化、物產上的無所不包,自然、環(huán)境上的得天獨厚,造就了武漢之大及其擁有的特殊魅力,同時也使得“江湖之城”武漢就是一個絕好的江湖模型。

  正是這些,轉變了李皖對武漢的好惡看法,在武漢大概待了十年后,他就真正喜歡上這里了。

  李皖更多的是從武漢這座城市的底蘊、氣質方面來理解它的大。身居江城的另一支健筆著名時評人、《長江日報》評論部主任劉洪波對武漢也有著差不多的看法,但它給出的則是另一種角度。

  武漢三鎮(zhèn)可成三個城市

  “歷史上積淀的基礎,再加上國家戰(zhàn)略層面的布局,造就了武漢今天的大。武漢的大,首先是區(qū)域,人口及經濟總量,再就是它在國家戰(zhàn)略縱深中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會比較大這一點和昆明倒有點相似,就是國家在危急的時候,會更加關注到這樣的地方,比如抗戰(zhàn)時期。”

  在劉洪波看來,武漢太大的這種現(xiàn)狀,還使得湖北相較于其它省份,會體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對于一般其它省份來說,省會城市的量不夠大,成為它們的一個病;但對于湖北來講,武漢這個城市的量太大,則成為它的一個病。病是不一樣的。所以,其它的省份在發(fā)展省會城市的時候,會不遺余力,比如像鄭州,河南省是堅決要把鄭州做大的。除了湖北和一些已經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沿海省份外,幾乎所有的省份,都是在考慮怎樣把省會城市做大,只有武漢給人的印象是這個地方已經太大了。”

  劉洪波認為武漢跟中國其它的城市不一樣,還體現(xiàn)在“中國的其它城市一般都是典型的中心輻射型,有一個中心區(qū),然后朝外發(fā)展”,武漢則不是,它有“三鎮(zhèn)”,有明顯的功能分區(qū)漢口的商業(yè)、漢陽的制造業(yè)、武昌的文化功能,“但同時三鎮(zhèn)都能獨立地生活,不相往來都沒問題。一個城市如果把重要設施都建在中心城區(qū)的話,會產生很多問題進不來、出不去。在這方面,武漢相對會稍微好一點。但也并不是因為武漢有先見之明,而是因為它擁有的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江,使得它不得不被變?yōu)?quot;三個城市"”。

  這倒不是說,武漢就不存在一個中心城區(qū)那是不可能的,江岸、江漢、硚口、武昌、洪山、漢陽等6個區(qū)屬其傳統(tǒng)意義上的主城區(qū),而其中的核心區(qū)域應該可以歸為:從長江大橋至下游長江二橋之間江畔所輻射的周邊區(qū)域,再加上起自長江大橋、閱馬場附近的武珞路至珞瑜路沿線。

  由武昌過長江大橋去到漢陽,再過漢江上的江漢橋,便是漢口,下橋便是曾經“天下第一街”漢正街的所在。漢正街以東西多、便宜著稱,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市場,甚至包括世界上的著名品牌正品,也能在這里買到,而且同樣會比其它地方便宜,便宜很多。李皖對這個也深有體會,有一次,他要去英國,需要買那種可以飛國際航班的大箱子,然后就在武漢物色了一圈,最后決定到漢正街去買,“我鎖定的那個牌子的箱子,在漢正街只要700多塊錢,但在武漢其它的商場得1000多塊錢,其中的差價達40%”。所以,漢正街也并非水貨、雜貨的代名詞。

  在上述的“核心區(qū)域”內還包括有:江漢路步行街武漢最繁華的商業(yè)街,地位大致相當于南京路之于上海;長達7公里的漢口江灘;廣埠屯據(jù)說是華中地區(qū)最大的電子市場,有“北有中關村,南有廣埠屯”之說;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家“211工程”高校,以及“中國光谷”等在武漢乃至全國都地位顯著的區(qū)域或機構。

  雖大,但地位下降

  雖然武漢如此之大,但在現(xiàn)在看來,其在全國版圖中所處的地位卻是下降的。

  于政治地位而言,武漢在辛亥革命時達到頂峰,在民國時期仍顯突出。

  經濟上,自清末開埠及后來張之洞主政湖北,武漢在工業(yè)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世紀初,漢口一度被譽為“東方芝加哥”,其地位可見一斑;1949年后,武漢在全國經濟體系中也仍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重工業(yè)領域,武鋼、武重、武船、武鍋……一大批重點工業(yè)企業(yè)在此落戶。

  上世紀50年代,長江大橋的貫通是一個節(jié)點。此前只有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長江兩岸并未被連通。在長江大橋建成以后,整個京廣線也就被貫通,南北間的交流也就通暢了,自然而然,武漢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就不再顯得之前那么強。不過,這影響也并不算太大。

  武漢的綜合實力在80年代初期的時候,還位列全國前四,僅次于三大直轄市。在改革開放以前,武漢的經濟發(fā)展在全國是靠前的。

  它位置的下降,應該說是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改革開放開始的。“在70年代末以前,可能也有一些使武漢地位下降的因素在起作用,但并不是特別顯著一個就是京廣線的貫通;第二個就是"三線建設"、"三線建設"實際上就把大量重要的工業(yè)、重工業(yè)和軍事工業(yè)有戰(zhàn)略縱深意義的工業(yè)布局到西部。”

  “但那時,武漢的地位還是很重要的,因為當時我們國家并不是外向型經濟。”劉洪波分析說,“到70年代末以后,中國就走上了外向型經濟的道路,跟世界市場連接起來。這個時候,武漢的位置就顯得不重要了,因為我們是在沿海地區(qū)接受訂單,又在沿海設立加工廠,然后直接在沿海裝船,就出去了。國內市場是不重要的,所有的內陸地區(qū)都不再重要。”

  但是顯然,這種發(fā)展模式到現(xiàn)在就面臨問題了。因為這樣的發(fā)展帶來國內各區(qū)域間經濟的不平衡。在劉洪波看來,“中部塌陷”主要就是因為中國經濟非均衡發(fā)展造成的,整個經濟發(fā)展的思路就是發(fā)展外向型經濟。

  “如果是擴大內需,注重國內市場,注重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不是僅盯著賺了多少外匯,國家的發(fā)展就會均衡一些。要是說我們發(fā)展的目的就是為了人民的幸福,那么就必須人民來消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顯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不只是提高部分地區(qū)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應該是全國范圍內,“這樣就涉及政治公平和社會平等的問題,那么在這種情況之下,內陸的市場就必須得以建設。所謂的"擴大內需",既是一個經濟層面的政策,也是一個社會和政治方面的考慮”。

  除開宏觀層面的國家戰(zhàn)略布局,武漢地位的失落,也體現(xiàn)在一些具體的事情上。比如,在與漢口江灘隔江而望的武昌濱江商務區(qū),“世界第三、中國第二、中部第一”的武漢綠地中心于2011年7月全面開工建設,雖然在不久前又傳出大樓將加高至636米,以超過在建的632米的“上海中心”,“做成全國最高樓”,但就在前不久6月初,即傳出長沙要建世界第一高樓,220層,838米,再加上廣州規(guī)劃建設高650米的鉆石大廈。如此看來,武漢的“中國第一高樓”夢將落空,其無論是定位于世界、中國還是中部的高樓座次,都將往后挪。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xiàn)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shù)字技術立體化展現(xiàn)壯美中軸線

北京:數(shù)字技術立體化展現(xiàn)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tǒng)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shù)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