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只知夏雨荷 濟南城市營銷“太低調”

2012-07-30 10:34:00    作者:任志方 王光營 戚淑軍     來源:齊魯晚報     瀏覽次數(shù):


  同樣在老舍生活過的青島,有一家以老舍名字命名的公園,還有一座以老舍名著命名的專業(yè)性博物館——“駱駝祥子”博物館,而在濟南除了老舍寫下的文字和蝸居在大明湖一隅的紀念館外,什么都沒有。

  加大自我營銷,濟南不應再低調

  一提到濟南的大明湖,很多外地人都會聯(lián)想起電視劇《還珠格格》里“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這句經典臺詞。

  但事實上,無論是趵突泉還是大明湖,文化底蘊都遠遠要比這些厚重。

  就以大明湖的歷下亭來說,詩圣杜甫、“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都曾在這里留下過名篇。然而,對于這些,包括很多濟南人在內可能并不知道,反而是虛構的文學形象“夏雨荷”成了大明湖甚至濟南的名片。

  這也不奇怪,杭州的西溪濕地就曾利用電影《非誠勿擾》進行過一場成功的“影視營銷”,相比之下,“夏雨荷”卻多少有些歪打正著。

  前一段時間,一部在各電視臺熱播的連續(xù)劇《北京愛情故事》,讓云南古鎮(zhèn)和順變成了諸多北京白領的度假目的地。去過那里的游客李先生告訴記者,鎮(zhèn)上的小店里掛著醒目的招牌“《北愛》龍鳳銅鈴拍攝處”,到了巷子里,也有牌子寫著“《北愛》@沈冰的家”。

  一位旅游業(yè)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外地游客來濟南,就是看看趵突泉、大明湖這些傳統(tǒng)景點,往往待上兩三個小時就轉往泰安、曲阜,近些年隨著護城河游船的開通才略有改觀。”打不出鮮明的文化特色,大明湖和趵突泉就只能是“值得一看”的自然景觀。

  和低調的三大名勝相比,青島嶗山景區(qū)在創(chuàng)建5A的過程中,當?shù)毓芾聿块T在文化資源的挖掘上不遺余力。圍繞嶗山道教文化,景區(qū)連續(xù)舉辦了兩屆“嶗山論道”活動,培育、扶持東海嶗山古樂團創(chuàng)作編排大型演出節(jié)目,升級了景區(qū)的旅游魅力。

  從濟南周邊來看,作為城市發(fā)展的需要,曲阜有孔子文化節(jié)、泰山有登山節(jié),且都在全國享有盛譽。而長期以來,泉城濟南卻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節(jié)”。

  對于即將申請5A的天下第一泉景區(qū),濟南是否還能繼續(xù)在文化上保持低調?

  開發(fā)泉文化 先做好泉水利用

  泉水是濟南的靈魂,是濟南的城市名片。對于以泉水為特色的濟南來說,天下第一泉景區(qū)泉水文化的打造顯得尤為重要。

  “泉文化的開發(fā)不僅是一個觀泉的問題,還包括聽泉、品泉、賞泉、說泉、唱泉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可以形成一個系列產品。但現(xiàn)在的狀況是,僅僅是賞泉這一條做得都不是很充分。”一位旅游業(yè)內人士表示,“現(xiàn)在濟南市名泉資源的管理比較分散,在利用上也只是處于一種傳承的狀態(tài),承接的是歷史稟賦,近些年除了環(huán)城游外,并無太大發(fā)展。”

  端午假期,黑虎泉邊首現(xiàn)大碗茶,讓不少市民和游客眼前一亮,也將游客與泉水的關系更近了一步。雖然如此,但在山東大學旅游管理系副教授王晨光看來還遠遠不夠。

  “泉城的獨特性問題一直都沒有解決。”王晨光建議,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返回泉水本身,“對于濟南來說,市民親水活動就是吸引游客的最大特色,也是濟南作為泉城的獨特性所在,但現(xiàn)在在泉水為市民所用上做得還遠遠不夠。”

  “相關部門曾經做過統(tǒng)計,濟南市民每天在黑虎泉的取水量在10萬立方以上,但與此同時多數(shù)濟南人喝的還是黃河水。”王晨光表示,僅從這一個方面來看,就能說明對泉水文化的挖掘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全國優(yōu)秀導游員、濟南國信旅行社總經理張曉國也提出類似的看法,“天下第一泉景區(qū)要提升的不僅是管理機制和硬件設施,更重要的是講好泉水故事,挖掘泉水文化以及泉水滋養(yǎng)下老濟南市井文化的內涵。”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xiàn)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shù)字技術立體化展現(xiàn)壯美中軸線

北京:數(shù)字技術立體化展現(xiàn)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tǒng)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shù)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