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市風景園林管理處創(chuàng)建國家園林城市紀實

2012-11-12 09:00:04    作者:康文輝     來源:婁底新聞網     瀏覽次數:

婁底 創(chuàng)建 國家園林城市 紀實 中國風景園林網
一年一度的菊花展

  全民動員 開展樹木捐植活動

  婁底市風景園林管理處深入發(fā)動職工參與“愛我婁底·綠化家園”樹木捐植活動,職工個人共捐現金63220元,捐植樹木價值66360元,單位捐款100000元。

  園林職工為成功舉辦好5場樹木捐植活動作出突出貢獻。為確保中心城區(qū)義務植樹活動組織嚴密、氛圍濃厚、效果良好,扎實做好義務植樹前期準備、后勤服務、技術指導工作。采取統一劃定地段、統一定點放線、統一挖穴、統一提供苗木、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后勤管養(yǎng)的“六統一”原則組織實施,成立劃線挖穴組、苗木采購供應組、施工技術指導組、施工后勤保障管養(yǎng)組、宣傳報道組等5個組全面負責植樹活動的實施工作。

  為加強捐植樹木的精細養(yǎng)護管理,保證成活率,婁底市風景園林管理處安排專人,對捐植樹木打保護撐,筑修水圍,樹干纏繞草繩,對長勢不良的樹木輸營養(yǎng)液,及時抗旱和防治病蟲害,給捐植樹木水圍周邊鋪上草皮,完善綠化景觀,樹木成活率達到98%。

婁底 創(chuàng)建 國家園林城市 紀實 中國風景園林網
  婁底市湘中大道 資料圖

  建管并重 進行園林綠化精細管護

  婁底市風景園林管理處采取培訓、技術比武等措施不斷提高一線管養(yǎng)人員的技能,切實提高綠化管養(yǎng)水平。合理安排施肥、修剪、抗旱澆水、防治病蟲害、中耕除草等工作,促進苗木良好生長,新栽喬木成活率達95%以上,新栽灌木成活率達98%以上。對城區(qū)40條街道35個品種的綠化喬木進行摸底統計,對胸徑在8cm以上的15個品種共9394株行道樹進行掛牌管理,建立技術檔案。

  同時,嚴肅查處違法占綠、毀綠和任意改變綠地性質事件,努力提高執(zhí)法隊伍的素質,做到公開、公正、文明執(zhí)法。建立考評機制,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綠化管養(yǎng)考核工作,制定《城區(qū)街道綠化、公園市容市貌精細管理考評辦法》,成立考評領導小組和考評辦公室,細化考評項目和考核標準,每月檢查考評2次,及時反饋問題,加強整改,及時通報考評結果,對被考評單位按月兌現獎罰,實現了管養(yǎng)工作從“粗放式”向“精細化”的轉變。

  一分耕耘孕育一分收獲,一分汗水澆灌一分成功。經過園林職工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建設,婁底城市形象面貌煥然一新,綠化品位大幅提升,人居環(huán)境和生態(tài)效益顯著改善——公園、廣場亮點紛呈,街道、長廊美如畫卷,庭院、小區(qū)各顯特色,城市綠地率達34.9%,綠化覆蓋率達39.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9.51平方米,初步形成了“城在林中,人在園中”的城市生態(tài)園林景觀體系。2012年2月13日,國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正式通報了2011年國家園林城市名單,婁底市榜上有名,榮膺國家園林城市稱號,成為湖南省2011年度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青春婁底,正煥發(fā)著她獨有的魅力。

編輯:dong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園冶杯獲獎作品丨合肥逍遙津公園改造

按照“古風古韻 生態(tài)生活”的設計原則,淡化商業(yè)、娛樂功能,力求“水清、樹綠、景美、生態(tài)優(yōu)”,回歸園林藝術本源,打造合肥市民心目中的“古逍遙津”【詳細】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河北省第六屆(滄州)園林博覽會5月26日開幕

本屆園博會主題為“千里通波、大美運河”,園博園占地面積196.7公頃,規(guī)劃建設有“一帶三區(qū)”,即:運河風光帶,城市展園區(qū)、專類植物展園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建成13個城市展園和滄州坊商業(yè)街羅列其中【詳細】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

打造全球首發(fā)中心、首發(fā)首秀首展紛至沓來、科幻企業(yè)云集……現如今的首鋼園變身高端“秀場”,吸引科技、科幻、體育、文化、商業(yè)等產業(yè)集聚。記者近日獲悉,一季度首鋼園舉辦各類活動會展78場【詳細】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北京:數字技術立體化展現壯美中軸線

一條中軸線,撐起古都脊梁,串起一路風景。然而,在實地探訪時,無論站在哪一個點位都無法一覽全局。實景三維系統彌補了這一遺憾,讓人們可以全方位領略中軸線的獨特神韻。記者近日獲悉,借助數字技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