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新聞 | 規(guī)劃設計 | 工程 | 植物 | 科技 | 教育 | 法制 | 風景旅游 | 園林城市 | 世界園林 | 風景園林師 | 花木資訊 | 人居環(huán)境 | 園林論壇 | 園林博客

我國自然保護區(qū)零增長 多種重點保護動植物待保護

http://www.m.dcj3647.cn 2013-09-27 來源:中國科技網(wǎng)-科技日報 作者:徐冰 發(fā)表評論(0)

  特有物種可緩沖傳染病傳播?

  環(huán)境保護部南京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徐海根在接受科技日報采訪時表示,物種的喪失,將會影響人類健康。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疾病感染存在著微妙的關系。有益細菌到稀有哺乳動物生物的多樣性的喪失,將對人類健康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徐海根說,“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均衡的飲食。在不同的時期,約有7000種植物和幾百種動物被人類當作食物。物種的喪失將使食物的多樣性減少,使人類僅僅依賴個別幾種主要的食物,從而打破人們均衡的飲食結構。”此外,隨著森林、田野中物種的喪失可能導致某些病原體的增加,而這些病原體是有機體感染疾病的元兇。

  據(jù)了解,一些最有可能滅絕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實際上是傳染病傳播的“緩沖區(qū)”。這也就說明為什么在生物多樣性減少的情況下,有些物種卻得以生存下來。它們在人類受到感染之前,代人類承擔了許多疾病的侵襲。而一些幸存的“堅強”物種同時也是最“擅長”擴大病原體的生物。

  有觀點認為,人類可以用飛速發(fā)展的藥物治療來應對這種情況發(fā)生。不過,有專家指出,如果物種持續(xù)以當前的速度遞減,制藥業(yè)將會發(fā)現(xiàn)他們無法趕超新疾病擴張的速度。保護自然棲息地,才是阻止這種惡性影響的最好方式。

分享到:
編輯:zhimin
更多評論網(wǎng)友評論 (已有0位網(wǎng)友發(fā)表了看法)
  • ·請尊重網(wǎng)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wǎng)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評論:
企業(yè)服務

熱點排行

    熱門博文

    論壇熱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m.dcj364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