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璘:生態(tài)社區(qū)在地理論(Grounded Theory)之建構

2013-11-19 19:17:00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瀏覽次數(shù):

王曉璘 生態(tài)社區(qū) 在地理論 災后重建 臺灣社區(qū)


  操作步驟

  開放性譯碼 (open coding)

  透過深度訪談內容逐句分析,將文字稿加以概念化形成類別(category)。

  主軸性譯碼 (axial coding)

  將訪談資料加以觀察與詮釋,統(tǒng)整四大面向、副類別及譯碼脈絡。

  選擇性譯碼 (selective coding)

  透過故事線,尋找或創(chuàng)造出一個囊括全部故事線的核心類別。

  利用核心類別連結各面向及范疇,建構基礎理論架構。

  藉由短暫驗證理論,找出是否遺漏任何訊息。

  經由上述直線式次序步驟與反覆應用,達到精鏈理論的完整性。

  故事線撰寫

  故事線(Story line):透過已蒐集的資料和依此發(fā)展出的范疇與相互關系,說明全部的現(xiàn)象(Phenomenon)。

王曉璘 生態(tài)社區(qū) 在地理論 災后重建 臺灣社區(qū)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