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債券:激活城建投融資機制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xié)會市場創(chuàng)新部專題研究小組
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城鄉(xiāng)面貌變化之大舉世罕見。大量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需要大筆資金投入。這些錢從哪里來?又怎么用?并不簡單。尤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勢下,在調整中央與地方財權與事權關系的新背景下,如何以市場化手段來推動改革、激活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xié)會的一個研究小組提出了他們的看法,值得一讀。
——亞夫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政建設投入增長迅速。1978-2011年,我國城市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6.1%。按城市人口計算,人均固定資產投資也由3.7元增加至1955.6元。
我國市政建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低于發(fā)展中國家平均水平。發(fā)展中國家城市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一般為10%-15%。1995年以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平均為5%。市政建設投資與GDP之比則維持在4%以下。
城鎮(zhèn)化是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城鎮(zhèn)化涉及的道路、橋梁、給排水、市政設施、環(huán)境保護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是我國地方政府的基本事權,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
由于基礎設施投資規(guī)模大,回收期限長,單靠當前財政收入建設不太現(xiàn)實,有必要通過舉債方式集中建設資金,在合理期限內提早建成使用,再以有償使用的收費償還債務。
通過城鎮(zhèn)化事權主體發(fā)行市政債券,形成市場化可持續(xù)的融資機制,一方面有助于解決市政建設中財權與事權錯配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實現(xiàn)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規(guī)范化,降低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
城鎮(zhèn)化是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城鎮(zhèn)化涉及的道路、橋梁、給排水、市政設施、環(huán)境保護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和維護,是我國地方政府的基本事權,需要大量的財政支出。
由于基礎設施投資規(guī)模大,回收期限長,單靠當前財政收入建設不太現(xiàn)實,有必要通過舉債方式集中建設資金,在合理期限內提早建成使用,再以有償使用的收費償還債務。
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并明確“區(qū)域性公共服務作為地方事權”?!稕Q定》提出要“建立透明規(guī)范的城市建設投融資機制,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fā)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這為建立權責明晰、多元化的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指明了方向。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創(chuàng)新難點
首先,資金需求持續(xù)增長與地方政府財力不足的矛盾長期存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政建設投入增長迅速。1978-2011年,我國城市公用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6.1%。按城市人口計算,人均固定資產投資也由3.7元增加至1955.6元。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未來的規(guī)劃師怎么借力城市大腦
從“三通一平”(通水、通電、通路、土地平整)到圍繞路、水、電、暖、氣等的“十通一平”,過去這些年,城市基礎設施總架構經歷了不少物質型跨越,而現(xiàn)在,要迎來第一個非物質基礎設施,這就是城市大腦。【詳細】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zhèn)【詳細】
城市設計讓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印發(fā)《關于將上海等37個城市列為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通知》,我省廈門市名列其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