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華:我們需要有故事的城市

2014-01-22 09:07:21    作者:田樂 涂先明 李舒雅     來源:景觀中國     瀏覽次數(shù):

李迪華

李迪華: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研究院副院長、副教授。

  您認為社交的城市與宜居的城市之間是怎樣的一種關系?

  李迪華(以下簡稱李):交往的城市應該是所有城市的必要條件,但它只是宜居城市的一個充分條件。只有能做到為所有人提供充分交流機會的城市才可能是宜居城市。而且這種交往應該是跨越階層的,是一種所有人都能平等交往的狀態(tài)。

  我有一次去安徽一個十幾萬人口的縣城和副縣長一起在城里走,遇到散步的市民,他們和副縣長打招呼“來了!”副縣長回答“來了!”這特別樸素的兩個字,就反映出城市居民之間非常親近的一種關系,我覺得這兩個字背后表達的就是城市中人與人之間應有的一種關系。還有新疆的石河子市民廣場,原本廣場周圍居住區(qū)不多,人氣不足。后來,政府就將一半的市民廣場改造成了一個夜市,老百姓可以自由地在那里擺攤,每天晚上10點至12點城市主干道封閉變成步行道,這座城市就變成一個非常有趣的交流空間。

  所以城市無論從規(guī)劃、設計和管理方面都應該努力主動去創(chuàng)造這種交流的機會,現(xiàn)在更多的實際情況是,不少城市總是以生態(tài)的名義、道德的名義、歷史文化和品位的名義搞各種大尺度的形式主義建設,無視公眾最基本的交往心理需求。

  您剛剛所講述的兩個案例都是來自小城市,對于北京這樣的大都市,社會交往存在怎樣的問題?

  李:城市生活的顯著特點是我們的家務勞動工具化、社會化之后,閑暇的時間增多。洗衣被洗衣機代替,超市里有干凈的蔬菜,還可以送貨上門。我們可以利用的閑暇時間實際上卻并沒有增多,因為大城市的通勤時間很長,節(jié)省的時間卻又都浪費在了路上。大部分人能夠拿出來到自己所居住的社區(qū)進行公共交往的時間很有限。每個人回到家中就已經(jīng)精疲力竭了,能夠做的也就是填飽肚子,然后睡覺。第二天再匆匆忙忙地趕去上班,所以跟鄰居見面的時間也就只在電梯里,在離開小區(qū)的公交站。若你貿然打招呼,對方可能不會搭理你,可能還會以為你心懷不軌。這些問題夾雜在一起,變成了生活在大城市中人們思想觀念的負擔,不少人對交往存在恐懼感,不熱衷于和周圍生活距離最近的鄰居們交往,成為大城市居民的生活習慣,進而人們普遍地認為大城市人情冷漠—這只不過是一種表象,不反映人們內心真實的想法和需求。

  城市居民越來越“宅”,是因為人們對交往的需求降低了嗎?

  李:因為生活的便利,從某種意義上減少了人交往的機會。宅的人并不一定缺乏交往,只是現(xiàn)實中的交往變成了網(wǎng)絡交往,從這個意義上講,是科技發(fā)展促使了社會分化。宅也是一種替代,面對面的交往被網(wǎng)絡的交往所替代。此外,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往往對交往懷有恐懼感。通過網(wǎng)絡的交往不存在面對面交往的風險。網(wǎng)絡交往有積極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有益的補充,但不能夠替代面對面的交往。城市建設絕不能因為大家有網(wǎng)絡交往、交流就認為可以忽視城市公共交往空間、場所的建設。實際上,一些社會經(jīng)濟特別發(fā)達的國家,對網(wǎng)絡交往采取保留態(tài)度的人越來越多。如丹麥,很多人手機號只有自己家人或者特別要好的朋友才知道,手機號一般是不用于工作的,研究生打自己的導師手機總是誠惶誠恐。

  這里存在一個心理學的問題,比如一個人單獨去爬山,在荒野遇到一個不認識的人,彼此都肯定更樂意講幾句話。人頭攢動的城市街道上,一般不會發(fā)生這種情況。

  從城市設施建設情況看,越是低密度的小區(qū),公共服務設施越完善,能為居民提供更多的交往的機會。越是高密度的居住小區(qū),居民交往需求密度越高,相應設施卻普遍越少,這是城市建設的不足。

  此外,今天的社區(qū)管理是行政化的。城市社區(qū)是最低一級的行政機構,本來應該是居民自發(fā)的、自我管理的社區(qū)機構,常常被理解“管人”的或者城市基層福利機構,彼此缺乏平等互信,因而都不會主動做促進社區(qū)各個層次人群交往和促進社區(qū)融合的事情。今天城市社區(qū)管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本末倒置。

編輯:zhimi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中規(guī)院總規(guī)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guī)劃、風景園林、生態(tài)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fā)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新聞發(fā)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guī)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fā)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