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謀建“京南森林濕地生態(tài)走廊”

2014-12-23 11:26:22         來源:北京日報     瀏覽次數:

  今年以來,河北廊坊市積極謀劃在南部地勢低洼的霸州市、文安縣、大城縣三縣市建設京南森林濕地生態(tài)走廊,以改善京津冀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

  據廊坊市水務、林業(yè)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霸州市、文安縣、大城縣三地地處京津冀城市群腹地,位于廊坊市南部華北平原相對低洼部位,河流、溝渠密布。按照設想,項目規(guī)劃總面積達110多萬畝,占南部三縣市總面積的27.3%,其中恢復濕地35.8萬畝,新增造林52.6萬畝,現(xiàn)有林提質增效改造23.5萬畝,使林木綠化率增加近13個百分點,達到33%。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一個南北寬30公里、東西長45公里,面積為208.5萬畝的生態(tài)走廊。

  有關專家表示,河北實施的引黃補淀工程,每年可分配廊坊1100多萬立方米指標。同時,利用南部三縣市現(xiàn)有的河渠資源,通過蓄水閘、泵站和擬建橡膠壩等工程,在豐水年有效攔蓄上游來水,三縣市總存蓄水量可達1億多立方米,形成集生態(tài)、休閑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水生態(tài)景觀帶。

  根據預測,實施森林濕地建設項目,可顯著增強當地森林水源涵養(yǎng)、水土保持、農田庇護、凈化空氣、改良水質、保護生物多樣性等生態(tài)功能,形成京津冀之間巨大的生態(tài)屏障。

編輯:jiaolit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xiàn)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xiàn)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qū)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