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植物園將展牡丹七宗“最”
1月7日,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植物園牡丹展廳內,450株紫二喬已打上花骨朵,部分蓓蕾初綻,透出紫紅色。紫二喬便是下月植物園牡丹節(jié)上展出的最紫牡丹,屆時還將有“六最”牡丹齊亮相。
植物園副主任曾德介紹,“七最”牡丹是指:最綠的牡丹春柳、最黑的牡丹墨潤絕倫、最紅的牡丹太陽、最白的牡丹景玉、最黃的牡丹海黃、最佳的間色牡丹島錦和最紫的牡丹紫二喬。
2014年年底,山東牡丹培育專家將570株“七最”牡丹帶到首府植物園內,先栽植在室外進行一個月冷處理,使其休眠,再移栽到溫室內,通過控制溫度、濕度、肥料等,使其規(guī)律生長,確保二月初正常開花。
1月7日在溫室內,記者見到了即將在此次牡丹節(jié)上亮相的1500盆牡丹花,基本都打上了花苞。
曾德表示,1月8日他們開始著手裝修展廳,2月10日展現(xiàn)在市民面前的,將是花草奇石相見而成的仿古樣式展廳,配以小水臺增加靈動感。
“今年,我們還將打造20畝牡丹基地,牡丹栽植數(shù)量可達3萬株。”曾德說,其實烏魯木齊市植物園1985年起就開始了牡丹引進種植,經過科研人員30年不斷改良、馴化,品種已由過去的20個發(fā)展到目前的70余個,僅反季節(jié)催花牡丹品種就已達到40余種,為植物園成為中國最西部牡丹第一園奠定了基礎。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烏魯木齊市將打造60平方公里生態(tài)濕地公園
今年,烏魯木齊經開區(qū)(頭屯河區(qū))將打造60平方公里候鳥生態(tài)濕地公園,包括運動休閑等8大功能區(qū)和自然棲息地等4大鳥類保護區(qū),整體的建設周期為5年左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