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春市著力打造綠色宜居城市

2016-06-21 09:51:29    作者:伍志雄     來源:陽江日報     瀏覽次數:

  “陽春的綠意越來越濃了,空氣越來越好了,我十分喜歡這個宜人的小城市。”近日,正在綠意盎然的“一河兩岸”散步的陳伯高興地說。目前,陽春市城區(qū)建成區(qū)綠化覆蓋39%,綠地率3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8.2平方米,城市道路綠化普及率98.6%,綠地達標率85%;城市公共設施綠地達標率90%。去年,該市被評為“廣東省園林城市”。

  陽春市著力打造綠色、環(huán)保、低碳宜居城市,堅持“適地適樹,喬木為主,花灌為輔”的原則,見縫插綠、拆墻透綠、拆違建綠、立體增綠等多種形式,保護城區(qū)原有生態(tài)綠地和水面。因地制宜規(guī)劃建設東湖公園、旗嶺公園等。加大綠色喬木和灌木種植,選用優(yōu)良的鄉(xiāng)土樹種和耐旱植物,逐步減少需水量較大的小灌木和草坪數量。使用透氣性鋪裝,滲水地磚、草坪磚,推廣噴灌等節(jié)水型先進園林技術。保護和合理開發(fā)、節(jié)約使用各種自然資源,防止出現重復改造、反復更換綠化樹種等浪費行為。實施復層種植,增大空間綠量,多用成本低、適應性強、本地特色明顯的鄉(xiāng)土植物,降低綠化投入成本。

  該市結合山形地貌、水系布局,堅持高品位設計、高質量施工、高水平管理,突出人性化,將花草樹木與休閑設施相結合,將園林綠化增加與公共設施相協(xié)調,著力打造城市園林綠化精品工程。通過開展創(chuàng)建省園林城市活動,先后打造了東湖生態(tài)綠道、“一江兩岸”景觀路、春南大道、春州大道等一批綠道街景,東湖公園、名樹公園等一批特色公園,城市整體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在創(chuàng)建廣東省園林城市后續(xù)管理上,該市在建設、管養(yǎng)好原有綠化基礎上,切實做好綠化增綠添彩。繼續(xù)開展“治黃堵黃掃黃”行動,對綠化隔離帶、公共綠地樹木缺苗、死苗、草坪進行補栽補種,完成露土露黃整治5600多平方米。著力加強園林景觀建設,重點對新建道路、主要路口、街頭、公園綠地等關鍵節(jié)點的綠化進行整治和提升,完成綠化用地整治3100多平方米。對市區(qū)20多條主、次道路進行新植、補植綠化樹。通過加強園林綠化,城區(qū)綠量明顯增加,公園綠地布局更合理,園林綠化景觀特色更加突出。

  為提高市區(qū)街道綠化樹木抗風能力,保持街道綠化樹木達到通風、透光目的,該市對市區(qū)東湖路、環(huán)城南路、梅城二街、城云路、廣場路、校前路等街道的綠化樹進行科學修剪整理,達到了美觀、安全的目的。

編輯:lianq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香港為什么是中國最宜居城市?

  當代知名作家汪曾祺曾在《香港的高樓和北京的大樹》里說,香港的高樓令人窒息,讓他無比懷念北京的大樹。后來,他又在《香港的鳥》里說,香港太城市化,只有居民手提的精致雙層鳥籠,沒有鳥能夠在這城市的天空自由地飛。【詳細】

羅華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歷程

羅華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歷程

新加坡今天享有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清潔的土地、高標準公共衛(wèi)生,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清潔宜居城市之一。不過早期新加坡的情況并非如此【詳細】

銳評:宜居城市應該有大樹扎根的空間

  27日夜間,不少地方遭遇了疾風驟雨。在齊魯晚報的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上,很多壹粉曬出了自己所在城市大樹被連根拔起的景象。個別倒下的大樹,砸到了停放在路邊的車,即便沒有諸如此類的經濟損失,看到生長了多年的大樹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