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高峰論壇在南寧舉行

2016-07-22 11:56:26         來源:南國早報     瀏覽次數:

  建筑設計應務實海綿城市急不來

  城市建筑如何設計得即舒適又大氣;建海綿城市能否破解城市“看海”窘境……7月20日,在南寧舉行的2016城市設計與海綿城市可持續(xù)發(fā)展高峰論壇上,來自區(qū)內外的各路專家紛紛支招。據悉,本次論壇為《內地與香港CEPA服務貿易協(xié)議》正式實施后,桂港兩地建筑業(yè)界首次攜手主辦,為桂港合作交流系列活動之一。

  設計不能為外形犧牲功能

  當天的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建民指出,由于快題式設計、快餐式思考,加上超常規(guī)的建造等急功近利行為,導致了現在很多建筑出現量大質低的問題,許多建筑都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表面光鮮宏偉,里子卻存在很多問題。如很多建筑給保潔、安保人員休息的地方都沒有;有的內部設計不合理導致上班排隊,這就不是全方位關懷,“建筑創(chuàng)作如果脫離本原,只注重追求光鮮的表面和張揚的形式,而不注重建筑的內在品質,就偏離了建筑設計是為了人的根本目的”。

  孟建民提出了“本原設計”理念:未來的南寧城市建筑,不要為建筑而建筑,而要從人的角度出發(fā),讓建筑服務于人。建筑設計不僅要注重外部造型,更要注重建筑物的內部空間和環(huán)境品質。建筑環(huán)境是否健康、高效和人文性,都是比外觀更需要重點考慮的事情。

  建海綿城市不能操之過急

  “雨季一來,城里看海”——如今,很多城市都面臨這一“尷尬”。近兩年來興起的“海綿城市”,為治理這一城市病開出良方。當天的論壇上,南寧市作為國家第一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也備受各方關注。

  南寧市海綿城市和水城建設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規(guī)劃,南寧海綿城市試點建設的區(qū)域位于中心城核心地帶,橫跨邕江兩岸,面積為54.6平方公里。通過那考河流域綜合整治(PPP項目)、南湖初期雨水溢流污染綜合治理工程、國際會展中心及石門森林公園雨水綜合利用工程、五象湖公園及周邊水生態(tài)修復及防內澇綜合調度工程等,打造“海綿體”,最終實現收集雨水、截污治污、生態(tài)修復的目標。

  專家表示,告別城市“看海”,最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法之一是建設“海綿城市”。讓被水泥硬化的“鐵殼城市”逐漸可自由呼吸、自然吐納,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態(tài)水系統(tǒng)。現在全國很多城市都在建設“海綿城市”,但目前人們對其內涵還普遍缺少理解。同時,一些地方急于求成,用“運動式速度”建設。

  “海綿城市”如何建?應避開哪些誤區(qū)?建成海綿體后,未來的城市能否告別這一尷尬?對此,專家表示,打造海綿城市,不是推翻一切重來,而是與傳統(tǒng)相結合,對現有資源重新調整。建設海綿城市,要結合當地特色進行規(guī)劃建設,盡量保留一個地方的“魂”。

編輯:shangxiyun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襄陽市出臺海綿城市建設規(guī)劃

讓雨水自然滲透、就地消納,城市不再出現內澇。記者昨從襄陽市規(guī)劃局獲悉,《襄陽市中心城區(qū)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2016—2030)》獲市政府批復。【詳細】

老城新生:武漢“海綿經驗”或全球推廣

  近日,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的綠色生長項目組來到武漢,計劃將武漢市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作為【詳細】

觀察:國家級海綿城市“延遲交卷”為哪般?

  2015年,住建部、財政部等部委聯(lián)合開評了首批國家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按照申報要求, 試點海綿城市建設周期為兩年。但3年過去了,本該去年就驗收的項目到目前為止還在緊鑼密鼓地建設,這是為什么?【詳細】

上海浦東:大力推廣海綿城市道路核心技術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浦東新區(qū)第九屆學術年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