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推進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

2016-08-17 08:55:11    作者:袁暢     來源:惠州日報     瀏覽次數(shù):

  “看著優(yōu)美的金山湖公園,心情好多了。”家住市區(qū)德威朗琴灣小區(qū)的趙麗芳站在自家陽臺上,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如今,走在市區(qū)不少河畔,曾經為人詬病的臭水溝脫胎換骨變成靚麗的親水景觀帶。

  近年來,我市大力推進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計劃5年投入100億元全面整治市區(qū)14條河涌。為做好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我市出臺方案,提出把惠州建設成“都市風景”與“田園風光、古城風韻”交相輝映,與“宜居宜業(yè)”相得益彰的生態(tài)文明之城、歷史文化名城和休閑度假名城。

  5年擬投100億元整治市區(qū)14條河涌

  “真希望望江瀝早點整治好,河水干凈,公園建好,那多好!”看著正在整治的望江瀝,家住市區(qū)江北三環(huán)北路摩卡小鎮(zhèn)的吳志勇滿懷憧憬。

  記者了解到,在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試點中,我市將建設河湖相通的水環(huán)境治理體系。其中,以惠城中心區(qū)14條主要河涌水環(huán)境綜合整治為工作重點,試點期計劃完成望江瀝、洛塘渠、大湖溪瀝等主要河涌整治建設。

  “2014年,我市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的59個城市之一。”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以開展全國水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試點為抓手,制訂實施河涌整治5年規(guī)劃,計劃5年投入100億元全面整治市區(qū)14條河涌。

  據(jù)悉,我市將依托市區(qū)河涌整治工程,構建融合城市特色景觀文化的水生態(tài)廊道。其中,小金河、望江瀝、陳塘河、風門坳河、白石渠5條河道景觀建設主要體現(xiàn)集治水、文化、休閑為一體的景觀帶;洛塘渠、大湖溪瀝及馬安河3條河道打造成集自然生態(tài)、地域人文特色、戶外健身休閑為一體的景觀帶;河橋水、冷水坑、蓮塘布河、南東坑水4條河打造成集科普、文化、藝術特色為一體的景觀帶。

  “通過惠城中心區(qū)河涌綜合整治,修復‘城與河’、‘人與水’的關系,尋回嶺南水城記憶,重建充滿活力的城市濱水空間環(huán)境。”該負責人說。

  金山河整治獲授中國人居環(huán)境范例獎

  惠州在河涌治理方面,可謂樹立了典范。例如,金山河整治工程被住建部授予2014年度“中國人居環(huán)境范例獎”,是全省4個獲獎項目中唯一以水環(huán)境治理為主題的項目。

  記者了解到,我市從2011年起有序開展河涌整治。目前望江瀝、陳江河、西坑河、肋下河、甲子河、洛塘渠、新民排渠、媽廟河和響水河9條河涌已啟動整治;大湖溪瀝整治工程預立項和可研報告編制已完成,即將啟動整治;陳塘河、河橋水、冷水坑河、水圍河和梧村河等5條河涌已開展整治前期工作。

  此外,我市鄉(xiāng)鎮(zhèn)河涌整治成效顯著。其中,79條鄉(xiāng)鎮(zhèn)河涌中49條已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完成河涌整治方案的編制,有11條河涌已開展整治工作。同時,按照“一河一策”要求,我市今年將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態(tài)修復等多種措施,對79條農村河道和城市黑臭水體實施整治。

編輯:lianq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wǎng)”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wǎng),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城市公共交通概述

  一、 城市公共交通的定義、方針和性質【詳細】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zhèn)【詳細】

四川16城試點建海綿城市

2015年國務院部署建設海綿城市后,四川一直積極有序地推進實施。在遂寧成為國家級試點城市一年后,2016年7月,四川確定成都、瀘州、自貢、綿陽、廣安5個地級城市和崇州等10個城市(縣城)為省級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