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今年將開建5處濕地公園
今年,本市將有7處市級濕地公園開建,其中有5處位于城市副中心。老牌兒的濕地公園野鴨湖,今年也將改造提升,恢復千畝退化濕地。
市園林綠化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副處長黃三祥介紹,今年啟動建設的7處濕地公園分別是通州馬駒橋濕地公園、東南郊濕地公園、北運河濕地公園、鳳港河濕地公園、潮白河森林濕地公園,以及門頭溝雁翅濕地公園、密云穆家峪濕地公園。
新建濕地公園5處位于城市副中心,助力構(gòu)建"多河富水藍網(wǎng)穿插、大尺度綠色空間環(huán)繞"的生態(tài)格局。除新啟動的項目,房山琉璃河濕地公園、長溝濕地公園,大興長子營濕地公園等既有濕地項目以及濕地保護小區(qū)項目將進一步推進后期建設。預計今年全市可新增600公頃的濕地面積。
在永定河流域,退化濕地的生態(tài)修復今年提上日程。永定河下游、石景山南部約40公頃的南大荒濕地將擴容。同屬永定河水系的野鴨湖濕地公園,今年將修復1000多畝退化濕地。
"野鴨湖濕地保護區(qū)面積很大,有的地方因為長時間沒有來水,已經(jīng)旱化。"黃三祥介紹。去年,野鴨湖已經(jīng)嘗試把一部分退化成荒草地的濕地,改造成了荷花塘。今年,又將有1000多畝進行濕地生態(tài)修復。具體修復措施包括引水、撒"種子庫"等。
所謂"種子庫"是指富含蘆葦?shù)人参锓N子的土壤,播撒、覆蓋到引水的退化濕地中,不用更多的人為干預措施,濕地植物自己就能蓬勃生長,達到恢復生態(tài)、凈化水質(zhì)的效果。
這種人為促進生態(tài)更新的修復措施,在本市多處濕地恢復項目中都有應用。預計包括野鴨湖、南大荒、于家務等地在內(nèi),今年本市的濕地修復面積將達到1600公頃。
本市濕地新建恢復工程近年來迅速推進。結(jié)合中小河道治理和農(nóng)業(yè)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平原地區(qū)已恢復建設森林濕地5.3萬畝。"十三五"期間,還將新增恢復1.1萬公頃濕地。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xiàn)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nóng)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廣州全市公園將逐步拆圍透綠
廣州公園內(nèi)被圍墻【詳細】
日本栗林公園 承襲唐風漢俗
蘇州是園林的大觀園,各式各樣的園林寄寓了無數(shù)王公貴族或風雅人士的夢想;日本承襲了中國唐風漢俗,對庭園的經(jīng)營也不遑多讓,歷代藩主、將軍甚或天皇,無不精心設計優(yōu)雅的庭園,既可休閑又能附庸風雅。此次廣島四國之旅,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