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建成一批森林公園、濕地公園
森林旅游憑借親近自然的優(yōu)勢,正逐漸贏得游客青睞。我市先后建設了一批森林公園、濕地公園,以東昌湖濕地公園、東阿洛神湖濕地公園、冠縣古梨園等為代表的森林旅游勝地享譽全國,并成為推動區(qū)域旅游和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引擎。
春日時節(jié),在陽谷森泉人工濕地,一派水上公園的旖旎風光。濕地,讓城市更美麗。據(jù)調查,聊城濕地面積22.97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1.76%。其中,河流濕地8.26萬畝、湖泊濕地0.74萬畝、人工濕地13.97萬畝。目前,全市已創(chuàng)建國家級濕地公園3處,分別是東阿洛神湖濕地公園、茌平金牛湖濕地公園、東昌湖濕地公園;省級濕地公園1處,為小湄河濕地公園;市級濕地公園2處,為南湖濕地公園、陽谷森泉濕地公園;縣級濕地公園及各類濕地多用途管理區(qū)59處,濕地保護面積達到15.3萬畝,濕地保護率達到66.77%。
我市依托日漸豐富的林木資源或國有林場資源優(yōu)勢,融合歷史人文蘊涵,積極挖掘開發(fā),大力開展森林公園建設。目前,全市有森林公園10處,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2處,即東阿黃河森林公園、茌平國家森林公園;省級森林公園2處,即高唐清平森林公園、冠縣古梨園森林公園;市級森林公園6處,分別為冠縣馬頰河森林公園、莘縣馬西森林公園、聊城植物園、臨清古沙洲森林公園、陽谷景陽岡旅游區(qū)森林公園和茌平王老苗圃森林公園。另外,依托豐富的果樹資源,茌平圓鈴大棗采摘節(jié)、冠縣梨花節(jié)、臨清桑葚節(jié)等已成為當?shù)丶爸苓叺貐^(qū)的季節(jié)旅游亮點。
今年我市將扎實推進建設城市公園、濕地公園、森林公園、森林養(yǎng)生和體驗基地、慢生活體驗區(qū)等一批亮點工程,重點加快九州洼月季公園、鳳凰苑植物園等城市公園建設,著重抓好一批街心公園的建設和改造,打造城市旅游好去處。
編輯:ludan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xiàn)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廣州全市公園將逐步拆圍透綠
廣州公園內被圍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