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造園藝術的三大體系

2017-03-31 10:29:30         來源:互聯(lián)網     瀏覽次數(shù):

  關于世界造園體系,國際園景建筑家聯(lián)合會1954年在維也納召開的第四次大會上,英國造園家杰利克在致辭時把世界造園體系分為:中國體系、西亞體系、歐洲體系。 

  中國體系:典雅且精致 

  中國古代造園活動最早始見于3000年前。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中,已經有了囿、圃、苑、園這樣一些延用至今的園林用詞,但是,稍微分析一下,便能看出,這些字的甲骨文含義,與現(xiàn)代又有所區(qū)別。 

  商朝末年,帝王和奴隸主開始圈地蓄養(yǎng)禽獸,種植芻秣,純粹成為供他們狩獵游樂享用的地方,這樣的場所稱作“囿”。《詩經》曰:“囿,所以域養(yǎng)禽獸也。”從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多有“田獵”的記載,可以看出,殷代的帝王、貴族都喜歡狩獵。在田野中打獵,千軍萬馬難免踐踏莊稼因而引起民憤,于是帝王和貴族開始圈地建囿。一般都是利用自然的山巒谷地圍筑而成,范圍很大。天子的囿方圓百里,諸侯的囿方圓40里。 

  公元前11世紀,周滅殷,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奴隸制王國。與此同時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大規(guī)模營建城邑和皇家囿苑活動。周文王在今西安以西曾修建過規(guī)模甚大的“靈囿”,方圓70里。《詩經》有具體的描寫:“王在靈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鳥翯翯。王在靈沼,於.魚躍。”可見囿中的鹿、白鳥、躍魚等動物已成為觀賞的對象。文王以后,囿的大小已成為封建統(tǒng)治者的政治地位的象征。學術界認為,囿是中國園林最初的形式,到了秦漢時代,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提高,囿的生產功能逐步消退,觀賞游樂功能成為主要目的。 

編輯:lianq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