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濕地公園建設有了“指南”
近日,廣東省住建廳發(fā)布的《廣東省城市濕地公園建設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提出,城市濕地應在基礎上合理利用,適度開展科研、科普及游覽活動,發(fā)揮經濟和社會效益。
廣東已建成濕地公園95個
廣東省濕地資源豐富,包括濱海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5大類型。全省現(xiàn)有濕地面積約18641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積的10.47%。
自2004年以來,廣東先后出臺了濕地保護相關法規(guī)和政策12個,搶救性保護了一批重點濕地資源。據統(tǒng)計,目前已建成濕地保護區(qū)165個、濕地公園95個,包括湛江綠塘河濕地公園、東莞城市濕地公園、惠州大亞灣紅樹林濕地公園等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各市還利用當?shù)氐臐竦刭Y源,開發(fā)和建設了一批以濕地為主題的公園和游覽區(qū),如廣州南沙以紅樹林為主題的濕地公園、深圳東部華僑城和海上田園等。
重點保護區(qū)可設遷徙通道
城市濕地是分布于城市內部以及周邊近郊的濕地,受人類活動干擾程度高、退化現(xiàn)象較為嚴重,為引導和規(guī)范廣東省城市濕地公園的規(guī)劃建設,促進城市生態(tài)修復、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省住建廳編制了《指引》。
《指引》提出,城市濕地公園建設應堅持保護優(yōu)先,濕地保護與合理開發(fā)利用相結合的原則,適度開展科研、科普及游覽活動,發(fā)揮濕地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功能分區(qū)上,可分為重點保護區(qū)、科普展示區(qū)、休憩觀賞區(qū)和管理服務區(qū)等區(qū)域。
《指引》提出,重點保護區(qū)內應盡量減少人工干預,可根據需要設置一些小型設施,為各種生物提供棲息場所和遷徙通道。休憩觀賞區(qū)內可規(guī)劃適宜的休閑游憩方式和觀賞體驗內容,安排適量適度的游憩設施,允許游客近距離觀察與探索濕地動植物景觀,或參與互動體驗。
營造安全島小洞穴引濕地動物
《指引》指出,濕地動物群落可分為四種基本類型:濕地鳥類、濕地魚類、濕地兩棲類和濕地底棲類需要,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棲息地創(chuàng)造來吸引濕地動物群落。
如濕地公園的鳥類棲息地在恢復和修建時,要營造一定面積的深水區(qū)和淺水區(qū)。深水區(qū)域供游禽類棲息,平均深度約0.8~1.2米。水面中央可設置0.5~1公頃大小的安全島,提供隱蔽的繁殖和棲息場所。淺水區(qū)開闊,栽植荷花、菱角、芡實等水生植物,吸引禽類的同時美化濕地景觀。在園區(qū)各水域提供充足的鳥類餌料,栽植鳥類喜嗜或喜棲植物。
兩棲類動物是典型的濕地動物,有的物種如蛙類能適應稻田、濱岸等不同濕地環(huán)境,有的物種如大鯢則只能適應非常潔凈的水體。在基底改造中,應適當豐富水下地形,人為營造一些小的棲息洞穴。如利用枯樹投入淺水區(qū),可導控水流,并為鳥類、兩棲和底棲動物提供庇護、陰涼、攀爬的媒介和食源。必要時可加以玻璃隔斷、篩網等維護設施以防止動物竄出,加強游人觀賞安全。
編輯:guoai
相關閱讀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jié)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jié)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chuàng)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