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市海濕地,世界人民的寵兒
拉市海位于麗江市城區(qū)西面8公里處的拉市壩中部,是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自然保護區(qū)。“拉市”為古納西語譯名,“拉”為荒壩,“市”為新,意為新的荒壩。這里原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運動時褶皺隆起成陸,至中新世成為一個準平原,隨著橫斷山脈造山運動的發(fā)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這個準平原又分割成三個相對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間盆地,即拉市壩、麗江壩、七河壩。拉市壩是其中最高的壩子,壩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稱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
拉市海實為斷層構(gòu)造湖,同時又受石灰?guī)r溶蝕構(gòu)造作用而成。入湖地表水源有南側(cè)的清水河和北側(cè)的美泉河。水文匯水面積265.6平方公里,湖水原從西北側(cè)的溶洞泄出。過去,湖面季節(jié)變化顯著,雨季水位高,最大蓄水量1.8億立方米,水面9平方公里,水深可達9米;干季水位下降,甚至干涸。80年代以來,先后興修水利,在落水洞前筑起了一個高大的堤壩,海水再也無法隨意流去,而是從海東黃山哨打通的輸水隧道,流入麗江城區(qū)。拉市海由季節(jié)湖變成了保持一定水位的高原湖泊,如鏡的湖面倒映著玉龍雪山,越冬水鳥安然棲息,或翱翔于藍天白云之間,構(gòu)成高原濕地特有的氣息。
據(jù)調(diào)查,目前在拉市海濕地共有鳥類57種,每年來此越冬的鳥類有3萬只左右,其中特有珍稀瀕危鳥類9種,包括青藏高原特有鳥類斑頭雁,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中華秋沙鴨、黑頸鶴、黑鶴等。因而,省政府于1998年6月正式批準建立云南麗江拉市海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包括拉市海、文海、吉子水庫、文筆水庫等4個片區(qū),總面積6523公頃,其主體部分拉市海片區(qū),面積5330公頃,成為候鳥的棲息樂園。
拉市海邊山青水秀,尤以美泉為最。美泉源于臥虎山與北斗山交匯處,從嶙峋怪石中洶涌而來的泉水形成姊妹潭,水綠得像無瑕翡翠,清得可見6米多深的潭底。這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清幽秀美,拉市海將成為“美景——拉市海——美樂度假村——指云寺”的環(huán)海旅游線路。
——這里被國際鶴類基金會理事、美國農(nóng)業(yè)部林務(wù)局阿拉斯加研究所濕地生態(tài)學(xué)家瑪麗博士稱國"野生水禽過冬天堂"的拉市海高原溫地自然保護區(qū)。據(jù)專家觀測,這里的濕地鳥類資源非常豐富,共57種,其中珍稀鳥類9種,它們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斑頭雁,珍稀瀕危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顴、黑頸鶴、中華秋沙鴨,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名錄的灰鶴、大天鵝、白頭鷂、紅隼。經(jīng)查實,1996年在拉市海越冬的水禽只有2萬只左右,2001年已近8萬只。
拉市海位于"世界文化遺產(chǎn)麗江古城"西10公里處,湖區(qū)面積160公頃,是云南省唯一的高原濕地自然保護區(qū)。云南省有意在本世紀末將拉市海建成集旅游觀光、科學(xué)考察、自然保護為一體的國家級高山濕地自然保護區(qū)。
編輯:guoai
相關(guān)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fù)計劃和現(xiàn)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nóng)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fù)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fù)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qū)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xí)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冢簼竦厝氤敲廊绠?/a>
近年來,??谑杏蒙鷳B(tài)修復(fù)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tài)修復(fù)。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qū)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jù)介紹,??谏鷳B(tài)修復(fù)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zhì),增強生態(tài)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