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從城市里的公園到公園里的城市
深圳不僅有國際化大都市的繁華市容,還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溫馨景象。在這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1238個公園,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串聯(lián)起山、林、城、湖、海、河,構成了深圳重要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使市民不僅能“推窗見綠”,遠觀青山翠嶺、碧水藍灣,又能“開門進園”,在家門口盡享多彩園景,聆聽大自然的鳥叫蟲鳴、賞薈萃芬芳。
▲洪湖公園荷花綻放。 深圳晚報記者 寧杰文 攝
“我們的預期就是把整個城市建成一個大公園,老百姓走出來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園一樣。”近十年來,深圳將公園建設作為城市綜合競爭力和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的重要工作來統(tǒng)籌推進,公園數(shù)量年年攀升,平均以每年新建39個的速度快速增長,原來單一的公園形式逐漸發(fā)展為自然郊野公園、城市綜合公園、特色專類公園、社區(qū)公園、口袋公園、廊道公園等豐富多樣、功能互補的多級公園體系和城園融合的城市公園格局,深圳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公園里的城市”。
5分鐘公園圈 市民出門進園
每天清晨,王媛就會沿著深圳灣畔的海岸線慢跑,看海鳥飛翔,聽浪濤陣陣。“這是我一天中最美的時光。”王媛自小在深圳長大,她說三十年前,記憶里可去的公園屈指可數(shù),也就東湖公園、荔枝公園,如今深圳已是千園之城,四時賞花景不同,大大提升了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shù)。
深圳依山傍海,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秀美公園星羅棋布。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園已達1238個,公園500米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超過91%,基本實現(xiàn)了市民出門5分鐘可達社區(qū)公園,2公里可達城市綜合公園,5公里可達自然公園的目標。深圳人的周末,不是在公園,就是在去公園的路上。
▲游客在華僑城生態(tài)廣場欣賞鳳凰花。 深圳晚報記者 寧杰文 攝
很多來深圳旅游的朋友也常常感嘆,深圳的公園不僅景美、數(shù)量多,而且各類游玩設施越來越豐富,逛公園已成為市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園城市的核心是人,所以要以人為本從細節(jié)入手。”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公園早在2018年拆除圍欄“還綠于民”,拉近公園與市民距離的同時,讓公園景觀與城市空間融為一體。在公園數(shù)量不斷增加的同時,深圳更著力于內(nèi)在品質(zhì)的改善,通過景觀、功能、文化和服務等方面的持續(xù)提升,以滿足不同市民的多元需求。
今年年初,深圳公園一次性推出打造小型游憩樂園、劃定公園帳篷區(qū)、實現(xiàn)公園預約停車,以及建成開放新書吧、新景區(qū)、新郊野徑等系列服務舉措,為大家解鎖更多公園假期新玩法,帶來豐富的游玩體驗,讓都市里忙碌的人們有了返璞歸真的“野外生活”。
“以前帶孩子來公園主要是玩耍、散步,如今又多了一個遛娃地。”家住東門的劉小姐說兒童公園的苔蘚書房開放后,可以免費借閱書籍,在這里有許多兒童繪本。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深圳市區(qū)公園已建成書吧50余個,從深圳灣畔到洪湖公園荷塘深處,從大沙河畔到中心公園林間,人們可以在海邊、湖邊、河邊、林下,享受自然與閱讀的美好。
▲在蓮花山公園,市民盡享悠閑時光。 深圳晚報記者 陳玉 攝
建設遠足徑郊野徑 打造通山達海公園城市
從“城市的公園”轉變?yōu)?ldquo;公園的城市”,不只是文字順序的簡單調(diào)整,而是發(fā)展理念的深刻轉變。遠足徑郊野徑建設是深圳打造公園城市,實施山海連城計劃的重要一環(huán),隨之吸引了許多熱愛自然、崇尚戶外活動的市民開啟全新的“公園城市”之旅,不斷刷新大家對公園的認知和期待。
2017年,深圳市城管部門啟動國內(nèi)首條遠足徑建設,完成梅林山-大鵬半島200公里遠足徑;2019年高標準建成梅林山公園郊野徑示范段;2020年建成串聯(lián)塘朗山、梅林山、銀湖山的中部郊野徑。遠足徑郊野徑建設采用手作步道的方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盡量保持路面原生態(tài),保留山林原有特色,使步道與周圍環(huán)境達到最高程度的融合,達到“自然無痕”的效果。
2022年8月26日,深圳首條山海通廊:塘朗山-大沙河-深圳灣通廊全線貫通。喜歡探索自然的周白說,從報紙上看到山海通廊建成后,便約著朋友徒步了塘朗山,不僅登頂極目閣遠眺香港,還在一路收獲了原生態(tài)的森林美景。她感嘆道,“在深圳,公園和城市已經(jīng)渾然一體,不是城市圍著公園,而是公園圍著城市,城市就在公園中建設。”
據(jù)悉,深圳計劃到2025年建成各類公園1350個,建設郊野徑200公里以上;到2035年全市公園總數(shù)力爭達到1500個,建設郊野徑500公里以上,為市民提供可及可達的普惠民生福祉。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在深圳,大大小小的公園串聯(lián)起千萬深圳人的宜居夢想。圖為洪湖公園。 深圳晚報記者 寧杰文 攝
未來,深圳將打造“世界級公園城市”,構筑一個通山、達海、貫城、串趣的公園深圳,讓城市與自然更融合、更親密,市民群眾將充分享受更高質(zhì)量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更加健康的幸福生活,與山海晤談、與流水對話、與古樹私語,看山花爛漫、聽小鳥鳴唱,與萬物同行。
編輯:liqing
相關閱讀
江蘇揚州:今年實施五大攻堅行動提升城市綠化
城市道路綠化增綠行動。利用今年春季綠化黃金季節(jié),針對城市道路綠化達標率、林蔭路覆蓋率等指標,全面開展道路綠化增綠提綠補綠,重點對87條道路的行道樹“有綠無蔭、有景少蔭”、綠化品種單一等問題進行整改,形成配置合理、錯落有致、層次清晰的道路綠化景觀【詳細】
北京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濱水商業(yè)消費新地標
昌平新城東區(qū)位于昌平區(qū)南邵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用地面積11平方公里,規(guī)劃人口12萬,圍繞打造首都北部消費新地標編織街區(qū)控規(guī)已獲批。未來,昌平新城東區(qū)將打造成為京北體驗消費示范區(qū)、山水宜居典范城區(qū)、高水平綜合服務承載區(qū)和智慧產(chǎn)研創(chuàng)新園區(qū)【詳細】
南寧園博園舉辦“禮樂園博·南寧花朝盛典”
活動期間,南寧園博園還舉辦了漢服新秀大賽、同袍巡游、及笄成人禮、國風婚禮妝照展示、明制婚禮儀式典禮、六藝游園、書畫體驗、國風集市等精彩紛呈的活動,同時邀請眾多知名國風模特參與表演展示【詳細】
成都首屆“最美公園”評選結果出爐
據(jù)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最美公園”評選范圍包括23個區(qū)(市)縣已建成開放的1514個公園,包括綜合公園、口袋公園,還有郊野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