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園
日期:2008-04-25 來源:網(wǎng)絡(luò) 作者:
我要評論()
拙政園(ZHUOZHENG YUAN GARDEN)
中國古代江南名園,名冠江南,勝甲東吳,是中國的四大名園之一,蘇州園林中的經(jīng)典作品。
拙政園位于蘇州古城區(qū)東北婁門內(nèi)的東北街。園林占地面積約4.1公頃(不包括管理、花圃用地約0.67公頃)。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由御史王獻臣始建。在以后的四百余年間,滄桑變遷,屢易其主,幾度興廢,原來渾然一體的園林演變?yōu)橄嗷シ蛛x、自成格局的三座園林。
東區(qū)的面積約31畝,現(xiàn)有的景物大多為新建。園的入口設(shè)在南端,經(jīng)門廊、前院,過蘭雪堂,即進入園內(nèi)。東側(cè)為面積曠闊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構(gòu)亭,四周縈繞流水,岸柳低垂,間以石磯、立峰,臨水建有水榭、曲橋。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楓楊成林,林西為秫香館(茶室)。再西有一道依墻的復(fù)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門數(shù)處與中區(qū)相通。
中區(qū)為全園精華之所在,面積約為18.5畝,其中水面占1/3。水面有分有聚,臨水建有形體各不相同,位置參差錯落的樓臺亭榭多處。主廳遠香堂為原園主宴飲賓客之所,四面長窗通透,可還覽園中景色;廳北有臨池平臺,隔水可欣賞島山和遠處亭榭;南側(cè)為小潭、曲橋和黃石假山;西循曲廊,接小滄浪廊橋和水院;東經(jīng)圓洞門入枇杷園,園中以軒廊小院數(shù)區(qū)自成天地,外繞波形云墻和復(fù)廊,內(nèi)植枇杷、海棠、芭蕉、竹等花木,建筑處理和庭院布置都很雅致精巧。
西區(qū)面積約為12.5畝,有曲折水面和中區(qū)大池相接。建筑以南側(cè)的鴛鴦廳為最大,方形平面帶四耳室,廳內(nèi)以隔扇和掛落劃分為南北兩部,南部稱“十八曼佗羅花館”北部名“三十六鴛鴦館”,夏日用以觀看北池中的荷蕖水禽,冬季則可欣賞南院的假山、茶花。池北有扇面亭——“與誰同坐軒”,造型小巧玲瓏。東北為倒影樓,同東南隅的宜兩亭互為對景。
早期王氏拙政園,有文征明的拙政園“圖”、“記”、“詠”傳世,比較完整地勾劃出園林的面貌和風格。當時,園廣袤約13.4公頃,規(guī)模比較大。園多隙地,中亙積水,浚沼成池。有繁花塢、倚玉軒、芙蓉隈及軒、檻、池、臺、塢、澗之屬,共有三十一景。整個園林竹樹野郁,山水彌漫,近乎自然風光,充滿濃郁的天然野趣。
經(jīng)歷—百二十余年后,明崇初四年(公元1631年)已蕩為丘墟的東部園林。歸侍郎王心一所有。王善畫山水,悉心經(jīng)營,布置丘壑,并以陶潛“歸田園居”詩,命名此園。該園有放眼亭,夾耳崗,嘯月臺,紫藤塢,杏花澗,竹香廊等諸勝?煞譃樗膫景區(qū)。中為涵青池,池北為主要建筑蘭雪堂,周圍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綴云峰、聯(lián)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游入洞,如漁郎入桃源,桑麻雞犬,別成世界。蘭雪堂之西,梧桐參差,茂林修竹,溪澗環(huán)繞,為流觴曲水之意。北部系紫羅山、漾蕩池。東甫為荷花池,面積達四五畝,中有林香樓。家田種秫,皆在望中。
乾隆初年,拙政園東部園林以西又分割成中、西兩個部分。
西部現(xiàn)有布局形成于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由張履謙修葺,改名“補園”。遂有塔影亭、留聽閣、浮翠閣、笠亭、與誰同坐軒、宜兩亭等景觀。又新建三十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裝修精致奢麗。
中部,系拙政園最精彩的部分。雖歷經(jīng)變遷,與早期拙政園有較大變化和差異,但園林以水為主,池中堆山,環(huán)池布置堂、榭、亭、軒,基本上延續(xù)了明代的格局。從咸豐年間《拙政園圖》、同治年間《拙政園圖》和光緒年間《八旗奉直會館圖》中可以看到山水之南的海棠春塢、聽雨軒、玲戲館、批杷園和小飛虹、小滄浪、聽松風處、香洲、玉蘭堂等庭院景觀與現(xiàn)狀諸景毫無二致。因而拙政園中部風貌的形成,應(yīng)在晚清咸豐至光緒年間。
拙政園的不同歷史階段,園林布局有著一定區(qū)別,特別是早期拙政園與今日現(xiàn)狀并不完全一樣。正是這種差異,逐步形成了拙政園獨具個性的特點,主要有:
(1)因地制宜,以水見長。
據(jù)《王氏拙政園記》和《歸田園居記》記載,園地“居多隙地,有積水亙其中,稍加浚治,環(huán)以林木”,“地可池則池之,取土于池,積而成高,可山則山之。池之上,山之間可屋則屋之。”充分反映出拙政園利用園地多積水的優(yōu)勢,疏浚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彌的個性和特色。拙政園中部現(xiàn)有水面近六畝,約占園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凡諸亭檻臺榭,皆因水為面勢”,用大面積水面造成園林空間的開朗氣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廣林茂”的特點。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
早期拙政園,林木蔥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園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僅“堂一、樓一、為亭六”而已,建筑數(shù)量很少,大大低于今日園林中的建筑密度。竹籬、茅亭、草堂與自然山水溶為一體,簡樸素雅,一派自然風光。拙政園中部現(xiàn)有山水景觀部分,約占據(jù)園林面積的五分之三,。池中有兩座島嶼,山頂池畔僅點綴幾座亭榭小筑,景區(qū)顯得疏朗、雅致、天然。這種布局雖然在明代尚未形成,但它具有明代拙政園的風范。
(3)庭院錯落,曲折變化。
拙政園的園林建筑。早期多為單體,到晚清時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首先表現(xiàn)在廳堂亭榭、游廊畫舫等園林建筑明顯地增加。中部的建筑密度達到了16.3%。其次是建筑趨向群體組合,庭院空間變幻曲折。如小滄浪,從文征明拙政團圖中可以看出,僅為水邊小亭一座。而八旗奉直會館時期,這里已是一組水院。由小飛虹、得真亭、志清意遠、小滄浪、聽松風處等軒亭廊橋依水圍合而成,獨具特色。水庭之東還有一組庭園,即批杷園,由海棠春塢、聽雨軒、嘉實亭三組院落組合而成,主要建筑為玲瓏館。在園林山水和住宅之間,穿插了這兩組庭院,較好地解決了住宅與園林之間的過渡。同時,對山水景觀而言,由于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間的對比襯托,主體空間顯得更加疏朗、開闊。
這種園中園式的庭院空間的出現(xiàn)和變化,究其原因除了使用方面的理由外,恐怕與園林面積縮小有關(guān)。光緒年間的拙政園,僅剩下了1.2公頃園地。與蘇州其他園林一樣,占地較小,因而造園活動首要解決的課題是在不大的空間范圍內(nèi),能夠營造出自然山水的無限風光。這種園中園、多空間的庭院組合以及空間的分割滲透”、對比襯托;空間的隱顯結(jié)合、虛實相間空間的婉蜒曲折、藏露掩映;空間的欲放先收、先抑后揚等等手法,其目的是要突破空間的局限,收到小中見大的效果,從而取得豐富的園林景觀。這種處理手法,在蘇州園林中帶有普遍意義,也是蘇州園林共同的特征。
(4)園林景觀,花木為勝。
拙政園向以“林木絕勝”著稱。數(shù)百年來一脈相承,沿襲不衰。早期王氏拙政園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觀取自植物題材,如桃花片,“夾岸植桃,花時望若紅霞”;竹澗,“夾澗美竹千挺”,“境特幽回”;瑤圃百本,花時燦若瑤華。”歸田園居也是叢桂參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蘚然”。每至春日,山茶如火,玉蘭如雪。杏花盛開,“遮映落霞迷澗壑”。夏日之荷。秋日之木芙蓉,如錦帳重疊。冬日老梅偃仰屈曲,獨傲冰霜。有泛紅軒、至梅亭、竹香廊、竹郵、紫藤塢、奪花漳澗等景觀。至今,拙政園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觀取勝的傳統(tǒng),荷花、山茶、杜鵑為著名的三大特色花卉。僅中部二十三處景觀,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為主景的景觀。如遠香堂、荷風四面亭的荷(“香遠益清”,“荷風來四面”);倚玉軒、玲瓏館的竹(“倚楹碧玉萬竿長”,“月光穿竹翠玲瓏”);待霜亭的桔(“洞庭須待滿林霜”);聽雨軒的竹、荷、芭蕉(“聽雨入秋竹”,“蕉葉半黃荷葉碧,兩家秋雨一家聲”);玉蘭堂的玉蘭(“此生當如玉蘭潔”);雪香云蔚亭的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聽松風處的松(“風入寒松聲自古”),以及海棠春塢的海棠,柳陰路曲的柳,批把園、嘉實亭的批把,得真亭的松、竹、柏等等。
拙政園的園林藝術(shù),在中國造園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江南私家園林一個歷史階段的特點和成就。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使用,未經(jīng)授權(quán),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