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nèi)動態(tài) |
|
成都市植物園即將“變臉”
日期:2008-11-07 來源:成都晚報 作者: 我要評論()
成都市植物園即將“變臉”!11月6日,記者從成都市植物園處獲悉,市植物園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再次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園內(nèi)主干道改造以及道路兩旁景觀打造。據(jù)了解,這是市植物園自1999年大規(guī)模改造以來又一次“大動作”,耗資近兩百萬元。工程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前完工。2009年元旦,市民就可愜意的行走在改造一新的市植物園花崗石大道上,并欣賞到20余種市區(qū)罕見的植物。 900米園區(qū)主干道 將全部鋪上花崗石 11月6日,在市植物園中心區(qū)科普館附近的主干道上,記者看見道路兩旁已經(jīng)挖出了深深的兩條溝壑,工人正在施工。據(jù)市植物園綜合科一位姓何的負責人介紹,市植物園主干道呈橢圓形,沿途分布著喜樹林、青蔓園、芙蓉園等眾多市民熟悉的樹木景觀和專業(yè)園區(qū)。但多年來,園內(nèi)主干道破壞情況嚴重,如今已“不堪重負”,和周圍綠意盎然、生機無限的植物景觀極不協(xié)調(diào)。于是今年,相關主管部門研究決定對其進行徹底改造。目前,市植物園已全面啟動改造園區(qū)主干道工程,總長900米。 記者在現(xiàn)場看到,目前工人正在分段安裝排水系統(tǒng),接著還會在原有道路的基礎上打上混凝土,再鋪上花崗石!盎◢徥蟮啦粌H會比原來道路美觀許多,而且還有防滑功能。”該負責人如此解釋。 20余種珍稀植物 為市民游玩“添色” 在千丈林前,市植物園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這一大片喜樹林是以前林場遺留下來的,是植物園建設發(fā)展的最好見證。據(jù)該負責人透露,在原有景觀的基礎上,道路兩旁將栽植近20種珍稀植物,野牡丹、繡球莢蓮、金葉串錢草、棣棠花等市區(qū)少有的植物都將出現(xiàn)在市植物園主干道兩邊。這些珍貴的地被植物及灌木大都將直接移植于園內(nèi),部分還將從外地引種。 記者了解到,待新的市植物園與市民見面后,游客可領略到近年來芙蓉花科研成果,如錦蕊、成都紫、彩霞、百日花彩、錦碧玉和醉云等6個新品種的風采。“景觀大道建成后將會是市植物園的一大特色。只要到了春天,景觀大道兩旁鮮花競相開放,定會讓游客眼花繚亂。”植物園辦公室負責人向記者描繪了“變臉”后的植物園特色,“繡球莢蓮是“最有意思”的花,花開時分,就好象掛著無數(shù)個色彩繽紛的繡球;還有盛開在夏季的“花中之王”野牡丹,在鮮艷中帶點柔弱的粉紅和淺紫,而又不失其本身的野性……到時,成都市民就可以在植物園盡情欣賞這些在市區(qū)內(nèi)不易看見的珍稀植物,在百花叢中感受美和愉悅。” 小知識 市植物園發(fā)展歷程 1983年,成都市植物園在著名植物學家、四川大學生物系教授方文培的建議下“誕生”。從此,川人有了自己的“植物王國”。 新中國成立之前,是一片亂墳崗,新中國成立后,政府將當時還是亂墳崗的植物園所在地建成林場。1984年,植物園形成了如今的橢圓形主干道雛形。1987年,經(jīng)成都市政府批準,成都市植物園與成都市園林科學研究所正式合署辦公。1999年,市植物園曾進行過較大規(guī)模的改造,9路公共汽車開進了市植物園,越來越多的成都市民開始來此地春游…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使用,未經(jīng)授權(quán),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zhuǎn)載。 相關新聞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
|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WWW.m.dcj3647.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