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規(guī)劃設計頻道 → 規(guī)劃設計動態(tài) |
|
中國城市,在國際化中尋找自我
日期:2008-12-02 來源:中國文化報 作者:李先軍 我要評論()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很多城市都對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山水園林城市”“濕地之都”“雕塑之鄉(xiāng)”等光環(huán)紛紛被很多城市“掠”去。結果,不少國內城市文化建設出現了一窩蜂的盲目發(fā)展,甚至為發(fā)展而急功近利的現象。據悉,全國200多個地級以上的城市中,183個曾經提出過要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設想,而這個數據在1996年時還只是86個城市。短短的十余年,這個數字翻了一倍多,上漲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 美國的一位經濟學家在世紀之初曾對我們發(fā)出警告,他說21世紀有兩件事情尤其值得人們關注:一件是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長,而另一件是中國的快速城市化。 中國城市品牌建設中存在的誤區(qū) 就在中國城市紛紛提出建立國際化大都市目標的同時,也對自己的城市品牌建設制定了發(fā)展規(guī)劃。但目前,中國的城市品牌建設過程中,存在著兩點誤區(qū)。 誤區(qū)一:城市品牌建設太過于搞城市形象工程。 我國不少地方認為所謂“城市化”只是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搞“形象工程”,從而導致全國許多城市“千城一面”。一方面片面地把城市品牌理解為城市的美觀和漂亮,只追求基礎設施等硬件建設,沒有全面考慮城市的社會、經濟、歷史、文化等諸多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在城市品牌戰(zhàn)略管理中將其簡單地理解為一兩句口號,沒有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對傳播范圍、媒介的選擇、受眾特點沒有進行科學的分析。 誤區(qū)二:城市品牌建設缺乏清晰的定位。 目前,國內城市品牌“同質化”現象異常嚴重,廣場一樣、建筑一樣、綠化一樣,根本看不出個性,600多座大中小城市的品牌定位大有趨同之勢。城市品牌建設的表面化、同質化,不僅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而且破壞了城市的風格與傳統(tǒng)。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清晰的城市定位。 濟南是以泉水聞名的城市,有“泉城”美譽。泉水和街巷是濟南的重要元素,正如《老殘游記》所述:“到了濟南府,進得城來,但見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更為有趣!边@早已成為泉城老街巷的生動寫照,吸引著世界各地游客,于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省城老街巷一度讓游客贊嘆不已。 然而,為了明年在濟南舉辦的第十一屆全運會和第七屆中國國際園博會,濟南市政府正對城市進行著大的外科手術,有人形象地評價現在的濟南城猶如“地震后的災區(qū)”。在這個過程中,很多承載著濟南歷史文化名片的街巷和建筑正在拆遷的浪潮中逐漸消失。 西方古典主義城市主題催生城市品牌建設 最早的城市品牌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已出現。當時,古雅典展現給世界的品牌形象是繁榮的文化、教育、人類最早的民主政治制度,最先進、最富有、最有文化的國家,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的領先者。直至今天,古希臘仍是當今世界享有盛名的品牌旅游城市。 一個城市的發(fā)展初期遇到的最大問題往往是經濟與文化的取舍問題,在已崛起的世界名牌城市中,大多形成了城市產業(yè)文化的過渡,即城市的產業(yè)已經上升為一種主題文化,又通過這種城市主題文化而擴展到城市的各個方面。 從古雅典文明開始,西方進入了一個文化逐漸發(fā)展的年代,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城市充分利用了文化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身的特性,從而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發(fā)展成為今天的“品牌城市”。 威尼斯是世人公認的國際都市,一個令人向往的城市,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市民為此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在尊重原始自然條件基礎上發(fā)展了1000多年,威尼斯人并未在強大的現代經濟誘惑面前迷失方向,而是保留了自己的風格。為了維系這樣的傳統(tǒng),威尼斯人不惜訣別現代化的便捷,城市里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即便是品種繁多的旅游工藝品,也都是用古老的手工操作。因此,威尼斯才創(chuàng)造了獨一無二的城市特質。 羅馬是一個由不同時期建筑堆砌而成的富有濃郁歷史文化氣息的城市,在幾千年的發(fā)展中,雖經歷了不同的事件,但縱觀羅馬的發(fā)展歷史,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把建筑文化作為城市的主題文化,在古羅馬帝國衰落了一千多年之后憑借那些輝煌的廢墟重塑了城市的主題,并用這種建筑主題統(tǒng)領城市的發(fā)展,把歷史文化與現實發(fā)展巧妙地結合起來,從而塑造了羅馬在今日世界知名城市中的地位。 中國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城市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華夏文明,而我們的城市在歷史上也對世界產生過一定影響,但經過近現代城市理論的洗禮,我們卻漸漸迷失了方向。 決策者的主觀意志對國內城市面目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個領導都想在自己的任期內,使得城市面貌越來越現代化,更何況現在評價一個政府官員是否有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看其為城市做了怎樣的改觀,尤其是表面視覺上的變化。于是,城市決策者極力去做“表面文章”也就不足為怪了。 其實,評價一個領導的政績,不應只看其為城市做了什么,還要去看其為城市保留了什么,市民的幸福指數是否有所提高,這是很重要的! 記得20年前,英國皇家城市規(guī)劃學會主席帕白森對中國城市規(guī)劃建筑界講過這么一段話:“在全世界有一個很大的危險,我們的城鎮(zhèn)正趨向同一種模樣,這是很遺憾的。我希望你們研究中國的文化、城市真正原有的特色,并保護、改善和提高它們。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傳統(tǒng)太珍貴了!不能允許它們被來自西方的這些虛假的、膚淺的、標準化概念的洪水所淹沒。我確信,你們遭到了這種威脅,你們要用全部的智慧、決心和洞察力去抵抗它”。 當年吳晗與梁思成在探討北京建設國際化品牌大都市要不要拆除北京城門、牌坊時,吳晗說道:“您是老保守,將來北京城到處建起高樓大廈,您這些牌坊、宮門在包圍下豈不都成了雞籠、鳥舍,有什么文物鑒賞價值可言!笨杀氖牵裉煳覀円呀洖楫敵醯臎Q定感到后悔,但已無法彌補由此帶來的后果。 只有站在歷史的角度去審視城市一時的發(fā)展,才能做出更好的決策。一個富有特色的品牌城市并不是一朝一夕建立起來的,而是需要不同時期的城市領導者對城市有一個統(tǒng)一的認識,并經過時間的檢驗才能逐漸積累起來。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城市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