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園林師動態(tài) |
|
貝聿銘復出 為多哈設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
日期:2008-12-26 來源:abbs論壇 作者: 我要評論()
曾經(jīng)以為蘇州博物館是貝聿銘老先生的收山之作。但是,好像貝先生這次向喬丹學習,宣布退役之后又來了個復出。不過,復出之后沒有來中國,直接上了中東的卡塔爾首都多哈。在這里,為多哈設計了伊斯蘭藝術博物館。并且這座博物館本月初剛剛開館。伊斯蘭藝術向來以多變、復雜的印象著稱。按照貝老的習慣,要設計一個重量級的博物館,一般都要在本地住上幾個月或者在周邊考察數(shù)日。這次,也不例外。走訪了西班牙Cordoba的大清真寺,印度的FatehpurSikri,敘利亞大馬士革的Umayyad大清真寺,突尼斯Monastir和Sousse的ribat碉堡,貝老發(fā)現(xiàn)同樣是生活在伊斯蘭文化的籠罩之中,為什么建筑的差異就那么大呢?(借范偉的話說一句,呵呵)原因來源于各地的氣候差異,每個地方還有文化差異,都有自己對伊斯蘭文化獨特的理解。不過這些名聲在外的勝地都沒有讓貝老找到那種怦然心動的感覺。 最后是開羅的一座建于13世紀的清真寺的凈身泉(sabiloftheMosqueofAhmadIbnTulun)點燃了貝老的創(chuàng)作欲望。貝老說,凈身泉的“樸素和簡潔”打動了自己。創(chuàng)造一座陽光下用陰影描畫出來的嚴謹?shù)慕ㄖ,這就是貝老心中的那座最合適的建筑。為了讓這座難得的建筑不會受到未來的建設項目的侵擾,在貝老的強烈建議下將建筑的基地選擇在了距離濱海公路195英尺的海島上。四周有64英畝的沙灘和綠洲沿著海岸線分布開來,正好形成這座博物館的天然背景。整個建筑的主體一共五層高,側翼是兩層高的教育用房,兩者通過中央庭院連接起來。建筑的主體由層層疊疊的方盒子按照嚴格的幾何規(guī)律疊加起來,形成退臺的形式。中央那個中庭穹窿足足有164英尺高。穹窿的頂部開口,像是一個天眼一般,讓神秘的天光傾瀉而下,與內(nèi)部復雜的幾何形體產(chǎn)生激烈的碰撞。沙漠王國的太陽在這里扮演了空間的主角,古蘭經(jīng)的字字句句搭著陽光的士彌漫在大廳當中。 貝老的用材向來以奢侈著稱,這次又讓我長了見識。這座建筑采用了來自法國的Magny和Chamesson石灰石(limestone),美國的JetMist花崗石和德國的不銹鋼,當然還有來自本土的材料——混凝土。不過這一切對于石油大國卡塔爾來說,都不是問題。博物館主體已經(jīng)投入使用。開門儀式上,著名的樂隊TheSilkRoad還特別來演出助興。2009年二月,側翼的教育用房也將開門迎客。博物館的英文主頁,做得也很有意思,大家不妨去看看伊斯蘭文化籠罩下的網(wǎng)頁設計。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使用,未經(jīng)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zhuǎn)載。 相關新聞
貝聿銘
風景園林師作品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 WWW.m.dcj3647.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