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m.dcj3647.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樟樹筑衛(wèi)城遺址
筑衛(wèi)城遺址,中國長江流域贛江下游以新石器時代晚期為主的遺址,也有青銅時代的遺存。位于江西省清江市城東。1974、1977年江西省博物館、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單位兩次進行發(fā)掘。下、中層屬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上層有商、西周、東周的遺物。遺址的發(fā)掘為研究贛江下游地區(qū)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面貌和發(fā)展變化,早期幾何印紋陶遺存的內涵,以及與商周青銅時代文化的關系,提供了資料。 下、中層出土的工具中,石鏃最多,還有少量石鏟、石刀、有段石錛、陶網(wǎng)墜等。石刀有長方形穿孔、半月形穿孔和三角形帶橫長柄等多種形制,以適應不同的用途。下層陶器以夾砂紅陶為主,兼有夾砂灰褐陶、磨光黑皮陶等。而中層以夾砂、泥質灰褐陶為多,磨光黑皮陶明顯增加,夾砂紅陶相對減少。主要器形是鼎、鬶、罐、豆、壺、簋等。 大量使用陶鼎作為炊器,基本分圜底罐形鼎和直壁平底盤形鼎兩類,鼎足形式多樣,以扁管狀足、卷邊足和橫部面呈“丁”字形的足特征性較強。值得注意的是,中、下層都有為數(shù)不多的幾何印紋陶。 下層的火候不高,拍印的方格紋、圓圈紋、漩渦紋比較粗淺零亂。中層幾何印紋陶的數(shù)量和種類都稍有增加,新增了編織紋、葉脈紋、同心圓紋和云雷紋等紋飾,特別是出現(xiàn)了幾何印紋硬陶和釉陶,表明了制陶工藝的突出進步。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wǎng)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