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名勝 | www.m.dcj3647.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世外桃源-壩美[云南文山]
壩美村位于廣南縣北部的阿科鄉(xiāng)和八達鄉(xiāng)交界處,屬喀斯特地貌,四周被翠綠的群山環(huán)抱,境內一年四季流淌著一條名為“馱娘江”的清澈小河。這個村寨的神奇之處就在于,進出村都需乘船經過幽深、昏暗的水洞。 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有這樣一段話:“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眮淼綁蚊溃夸南嘎,溯流而上,就會看到一個狀若巨筆的石山(壩美村的入口)。只見這座“石筆山”的腹部開了一個巨大的石洞,洞上倒懸著無數如筍的石柱,成群的燕子正在四周翻飛盤旋,溪水便從這里流出并形成飛瀑。聆聽著瀑布發(fā)出的轟鳴聲,坐上晃晃悠悠的豬槽船,不一會兒就可來到洞中。突然之間,洞外嘈雜的人聲、水流聲會完全消失,只剩下燕子發(fā)出時有時無的呢喃聲。當黑暗把人和豬槽船完全吞沒時,你會產生進入“時光隧道”的感覺:一個現代、嘈雜的外部世界消失了,一個古老、神奇的小村在等待著你。 在昏暗的水洞中沐浴了二十多分鐘的涼風后,一束光出現了,接著便可看到洞口吱呀作響的水車、壯族少女婀娜的身姿,船到岸了。拾級而上,眼前頓時豁然開朗:淡藍色的馱娘江在不遠處向你招手,碧綠的田野間農人正辛勤地勞作,翠竹、桃林深處掩映著古樸的村舍。 壩美村是一個只有100多戶人家、600余名村民的壯族村寨,居民為土著壯族的沙支系。這里民風純樸,村民待人坦誠、友善。到這里旅游,都會受到了村民們的熱情款待:一路上都有老年、青年村民載歌載舞,夾道歡迎;入村民家中后,當地人拿出了最好的腌肉、時鮮的蔬菜和壯族的八寶飯——五彩花糯飯來招待游客。 在壩美,有一個關于馱娘江名字來源的故事:古時,這一帶頻頻發(fā)生戰(zhàn)爭,一對苦命的母子為躲避戰(zhàn)亂而四處逃荒。孝順的兒子雖然只有十六七歲,但他還是用瘦弱的雙肩扛著一對籮筐,一頭裝上老母親,一頭裝著家什,來到了壩美村附近。隨著道路消失,一條混濁、湍急的河流橫亙在面前,母親說:“兒呀,你的孝心已盡到了,別再管我,你一人過河吧!”說完,就要縱身跳入河中,兒子就是不肯,一定要背上母親過河。這時,河中央傳來甜美的歌聲:“江水綠,江水青/小小兒郎盡顯孝心/馱上老母過江來……”一位美麗的壯族姑娘駕著豬槽船來到了他們面前……當母子順利過河并到達世外桃源后,這條河也變清變淺了,成了現在的馱娘江。這是一個很古老的故事,但它卻在村民中廣為流傳,因為故事中傳達出的尊老敬老、扶助弱者的精神備受當地人推崇。 壩美不僅民族風情獨特,風光也特別美麗。馱娘江在壩美村中央沖擊出一個三角形河灘后,就分成兩條河向東流去,一條河叫“男河”,一條叫“女河”。在炎熱的夏季,這兩條河便成了男、女洗浴的地方。在茂密的竹林里換下汗?jié)n斑斑的衣服,縱身跳入清涼的河水中,是一件十分愜意的事。如果你不想游泳,可在河邊觀村民捕魚,當地人捕魚時喜歡筑起“魚壩”,再四處撒網,等水中的魚兒醒過神時已進了人們的魚兜。另外,到村民家中觀看當地人用古老的紡車紡布,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怎么樣,有空到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散散心,到壩美村走一走吧。 在壩美村的“男河”,和“女河”的后面有一對榕樹,叫"夫妻樹",據村民說有500年的生命,和“男河”,“女河”渾然天成。 水車、山野、村落的輪廓集體參與了這一幅悠閑圖畫的描繪,即使中忙碌也透著悠閑。任何一個身處其中的人都會自問一句,我所要的生活不正是這樣嗎? 壩美的早晨是從霧開始的,山野、村寨和田頭幾乎被濃濃的濕濕的云霧籠罩,霧中的壩美,還看不清什么輪廓,卻是鳥鳴聲,家禽的啼叫聲,還有流水聲充盈了你的聽覺,而這更讓你覺得寧靜,寧靜是壩美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我們從聽覺開始認識壩美。 壩美人的一切都可以自給自足,大地和流水是我們眼中的風景,也許在他們眼中也許還額外對大自然有一種感恩,魚就在水里,只等人們去結一張網,或者攔壩截澤,打到的魚夠吃好幾天,初來乍到,你會覺得這里沒有自來水,沒有電,沒有手機信號,好像什么都缺,可是你越住下去就會發(fā)現這里其實什么都不缺,如果我們把特產的概念定得再寬泛一些,可以允許心情和氛圍加入的話,我們認為這里特產的是積淀了數千年的平靜和悠閑,沒有什么要擔心的,大自然就像一個天然的儲藏室,要什么,只等去拿好了。 織布的聲音很快就進入了我們的耳朵,勤勞的家庭主婦已經開始了她們勞作的一天,在壩美所有的衣服和織物都是自己織的,好幾家的家庭主婦聚集在一起,一家湊一個顏色的線,一起商量這線的顏色如何排列,幾百年了,就這么簡單的幾個顏色,但她們總能排列出不同的花樣,在這里勞動是快樂的,你很少會聽到累這個詞語,如果你問她們?yōu)槭裁催@么單調的事情總是可以這么開心的時候,她們也許會反問你一句,為什么要不快樂呢? 村落里最悠閑的應該是這棵一千多歲的榕樹了,因為這個已經很悠閑的村莊還把這棵榕樹當作休閑之所,據說這是先民剛到村里時栽種的,所以又被村里人叫做長壽樹或者龍樹,在廣南縣,凡壯族居住的村子,都有把榕樹當做龍樹來供奉祭祀的傳統(tǒng)習俗,村里人無論男女老少都不允許在榕樹下亂扔東西,哪怕樹干或者枝條自然干枯以后都不會有人拿回家中當柴火燒,榕樹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愛情樹,村里的青年男女,相愛的第一步都會在這里對歌,榕樹是最新鮮也最永恒的愛情見證。 一年之后,他的父親也去世了,有人說,生活的戲劇性,會發(fā)生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無論是在動不動就可以轟轟烈烈的現代都市,還是在這個一般的地圖上都找不到的地方,也有人說,愛情會發(fā)生在任何一個有愛的心靈之中,無論是一國之君,還是這樣兩個普通的年輕人中,時間之流不見蹤影,但是途經的任何一個人都如這水車一樣可以舀起一勺灌溉自己生命的綠洲。有一天晚上,我就到愛情見證樹的腳下,在那里唱歌,我唱的不是情歌,我就唱我家發(fā)生的事情,我覺得我是一具苦命的人,我就站在大樹腳那里,唱了那些悲慘的歌,唱我們的山歌,很多小伙子就圍著我,好多小伙子都想跟我對歌,但是我唱的是苦難歌,我不是唱情歌,黎學成聽了我唱的苦難歌后,他不唱,哪怕你有多少困難,我都愿意到你家上門,養(yǎng)活你的兄妹和奶奶,不管你家的房子有多破,我都愿意到你家,對完歌以后呢,我就說,既然你這么說了,我們還要提親,我們兩個都相親相愛了,我們壯族還用媒人來提親的,我們家還是請了兩個男的到他家提親,當時他父母也不允許,因為我們家太困難了,他的母親不支持,我們家拿了好多東西,到他家提新,他父母不收下,他就自己收了,艱難困苦哥不怕,只要我倆供一家,哥說艱難困苦都不怕,千苦萬苦怕傷你身體,讓我怎么忍心舍得你,妹載那朵情花開,妹載那朵愛花放。幾年過去了,她已經是孩子的媽媽,平淡也并不意味著沒有變化,幸?偸侨滩蛔∫獏⑴c進來,他們的新房就是竣工了,還是一切都可以自己解決,磚瓦石灰自己取土燒制,木頭是山里砍的,家具是自己做的,勞動力就是左鄰右舍,大家互相幫忙建制,不需要圖紙,保持欄桿式和麻欄式的獨有風格。自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村里開始流行這樣的房屋樣式,村里每多一個這樣的房屋,就仿佛要復制一份安寧和恬淡,在這樣的空間里,居住的會是一家人一輩子平淡而美麗的生活,最難得是這里的居民從一開始就認同這樣的生活方式,平淡是真的生活道理,在這里是不需要悟出的,因為一切好像就應該是這樣。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