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七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
百合莖潰瘍病的防治方法
[日期:2009-01-13]  來源:鄢陵花木網   作者:   發(fā)表評論(0)打印



  百合莖潰瘍病學名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該病在我國發(fā)生分布較普遍,發(fā)生嚴重,影響植株的生長發(fā)育。

  癥狀主要表現在接近土壤和幼芽下部的綠上,受害葉片上有凹陷斑,呈淺褐色斑點。受害莖上形成褐色潰瘍病,待干燥時留下褐色疤痕。發(fā)生嚴重時,導致根頸部或根腐爛。

  病原該病害是由擔子菌門真菌引起的。

  發(fā)病特點該菌以菌絲在病殘組織上或以小菌核在土壤中長期存活,病菌可直接或間接侵入百合的莖基部。在苗期連續(xù)陰天,氣溫低于20℃時,高濕環(huán)境下、土壤粘重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植株抵抗力。合理密植,調節(jié)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排水措施,保持適當溫濕度。及時清理衛(wèi)生,將病殘體燒毀或深埋。

 。2)冬季進行土壤消毒。

 。3)化學防治發(fā)病初期噴淋20%甲基立枯磷(利克菌)乳油1200倍液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500倍液,嚴重時可用40%五氯硝基苯,667平方米用藥4-5kg,均勻撒在地表后耙入土中進行藥劑處理土壤有效。

  常用藥劑甲基立枯磷、五氯硝基苯、五氯硝基苯。

編輯:xuan88 | 閱讀:
【 已有(0)位網友發(fā)表了看法  點擊查看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 請尊重網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