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景園林師 → 風景園林師動態(tài) | www.m.dcj3647.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吳良鏞:《清明上河圖》的啟示
吳良鏞 吳良鏞,著名建筑學與城市規(guī)劃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中國城市規(guī)劃學會理事長,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副理事長。1946年起協(xié)助梁思成教授創(chuàng)建清華大學建筑系,曾任清華大學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國際建筑師協(xié)會副主席,世界人居學會主席。曾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國際建協(xié)建筑教育獎等。 對于世界博覽會,我看過在漢諾威和大阪舉辦的,它們各有一個主題,都是追求時代的文化本質和發(fā)展方向,如漢諾威的主題是“人類、自然、科技”,大阪的主題是“人類的進步與和諧”;此外,紐約的主題是“通過理解走向和平”,巴黎的主題是“現代世界的藝術與技術”。這些主題常常就是一個時代的宣言和努力的方向。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題“Bettercitybetterlife”把美好的城市與美好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切合時勢的好宣言。 作為世界博覽會中的中國館,我們就要弘揚中國城市文化。中國城市文化之博大和高遠,并沒有在當今世界得到普遍承認,如今僅僅為少數學者所知。領導同志提出“中國古代發(fā)明創(chuàng)造——指南針計劃”,將中國人居環(huán)境文化也列入傳統(tǒng)文化之列,如今也還在努力探索之中。所以,在21世紀之初在上海舉辦聲勢浩大的世博會上,中國館理應宣揚中國城市的傳統(tǒng)文化和當代的成就。 因此,我贊成目前策劃中提出的中國館展陳“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的命題,這個大方向是不錯的。但是,究竟如何體現這些內容,還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 可以說,中華的城市文化和她的歷史一樣長遠和悠長。我們嘗試探索其偉大的核心的精神,是不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些深入的工作: 第一,城市與自然的結合。城市與山川平原融為一體,無論從使用方面或在技術處理、美學創(chuàng)造方面,皆是如此。表現中國城市或風景名勝的繪畫,常常能出色地表達它的詩情畫意,這與西方古代城市通常用銅版畫表現有著明顯的不同。 第二,城市與鄉(xiāng)村的融匯。中國傳統(tǒng)城市與鄉(xiāng)村是一體的,農村與城市的發(fā)展互為推動,聯(lián)系緊密,和諧發(fā)展。這從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中,那些大大小小的城市、村落與山川湖泊等,融為一體,尤有啟發(fā)。 第三,城市與生活、人文、建筑、工程、技術、橋梁、航運等等的聯(lián)系。城市的內在生活豐富多彩,而城市生活與城市文化正共同融合在它所構成的物質環(huán)境中而延綿百世。以《清明上河圖》而論,就非常寫實地、準確地表達了12世紀的中國,城市的豐富多彩和它絢麗的面貌。 第四,統(tǒng)一的哲學觀,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妙造自然的營建理念。如京杭大運河,如中國城市的8景24景等。 以上四個方面的內容十分豐富,而且都有實例、詩詞歌賦、地方縣志文獻等等可資借鑒,它們雄辯地說明中國城市中的智慧,而且這種智慧是豐富多彩的。 這些東西我們平時也許習以為常,未必多作分析,今天借世博會的機會可以充分挖掘,作為我們繼承并創(chuàng)造文化的基礎和業(yè)績,這也是復興中華文化的一個機遇。 解放后我國城市建設有了全新的發(fā)展,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從深圳的特區(qū)探索開始,我們有新的偉大的創(chuàng)造,又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實踐。 事實上,現實生活是有矛盾,不盡如人意的。西方著名的人文主義學者路易斯·芒福德積極提倡城市人居環(huán)境建設,他在巨著《城市發(fā)展史》中,對人類城市發(fā)展究竟是以生活文化導向為目標,還是為了促進技術無止境的擴張進行了討論,他認為西方正向第二種路線越走越遠,而在第一種路線中,他特別引用了中國的《清明上河圖》: “各種各樣的景觀,各種各樣的職業(yè),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各種各樣人物的特有屬性——所有這些能組成無窮的組合、排列和變化。不是完善的蜂窩而是充滿生氣的城市。” 綜合中國古代和當代的建設成就,我們已經初步找到了和諧之路,也有廣泛的實踐。并且,以科學發(fā)展觀的哲學思想為指導,引導我們更好的建設中國城市。唐山改建的成功和汶川當前正在進行的建設,關注人們生命、提高人民生活、讓城市建設得更好。讓我們城鄉(xiāng)居民生活得更美好,既是我們的方向又是我們的行動指南。
編輯:songgaofeng |
閱讀: 次
網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