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综合娱乐网久久久,国产国语三级黄色战线免费观看AV
圓明園宮殿殘跡(組圖)
[日期:2009-11-17]  來源:千龍網(wǎng)  作者:   發(fā)表評論(0)打印



    攝影術傳入中國的歷史大約要追溯到160多年以前,也就是公元1844年,法國海關總檢察官于勒·埃及爾率先將照相機帶入中國,并為中國人拍攝了第一張照片。在隨后100多年的歷史中,攝影以不可比擬的全新的記錄手法見證了中國最苦難、最動蕩的歷史。

    在攝影術傳入中國的初期,主要是一些外國攝影師對中國社會的記錄,他們在近代中國的攝影活動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這里我們介紹4位曾經(jīng)來華的外國攝影師,他們無意中留存的一些關于近代中國較早、或較珍稀的圖像,為我們今天研究歷史,了解過去提供了珍貴的史料佐證。

    伊斯特·奧爾末(ErnstOhlmer),德國人。1867年至1879年旅居北京,曾出任天津海關監(jiān)督。奧爾末本人對東方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收藏中國的古玩瓷器。在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后不到10年時,他游歷了這座曾經(jīng)是萬園之園的皇家園林,并拍攝了一批迄今為止我們發(fā)現(xiàn)最早的、也是最有價值的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的照片。

    伊斯特·奧爾末生前從未將這批照片公開發(fā)表過,在他去世后,他的夫人將底片贈給柏林工科大學專攻中國建筑的布爾希曼教授。1930年,寓居柏林的滕固先生得知這一消息,“乃請使館備函往訪,布氏果出示照片十二幀,暨平面圖一幀;乃圓明園東長春園毀后未久時所攝也。”滕固意識到該批照片的重要價值,提出翻拍請求。隨著德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失敗,柏林遭到了毀滅性的轟炸,布爾希曼教授至今再也沒有找到當年奧爾末夫人贈給他的底片。因此,滕固先生獲借底片印制的原版照片,就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圓明園被毀后最早拍攝的照片孤品。

    1933年10月,滕固先生編輯的《圓明園歐式宮殿殘跡》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fā)行,這組珍貴的照片刊行其中,印刷精美,圖片清晰。滕固先生還考證了其他同類照片的拍攝年代,認為“未有較前于奧氏之物者”。

    圓明園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至1809年基本建成,歷時一個世紀。是清朝帝王創(chuàng)建和經(jīng)營的一座大型皇家宮苑,1860年遭到英法聯(lián)軍焚毀。從當年奧爾末拍攝的照片中我們看到,圓明園的西洋建筑雖然遭到大火的焚燒,但宏大的設計,中西合璧的、古典的、廣袤的建筑群依然反映著昔日的榮耀!斑h贏觀”,這座圓明園遺址上的建筑,是我們今人再熟悉不過的,它似乎成為了圓明園的象征。那精美的雕花石柱、規(guī)整嚴謹?shù)闹敚路鹣蛭覀冊V說著它曾有過的輝煌和所經(jīng)歷的磨難。今天已不復存在的門楣,在奧爾末拍攝的照片中依然完好如初的體現(xiàn),玲瓏剔透、精美絕倫。門楣上的雕花極其精致,使人一見難忘!爸C奇趣”,漢白玉的古典壁柱、繁復精美的石雕、華麗的裝飾、寬大的樓梯,彰顯著這座皇家園林往日的輝煌。“花園門”,這座典型的歐式風格的大門,穹隆式的亭頂、中國式的短檐,構造極為精美。該門是在幾個并不熟悉建筑設計的洋教士的指導下,由一些并不熟悉歐式建筑的中國工匠修造的!按笏ê陀^水法”,這一殘跡似乎和我們今天看到的遺跡差別不大,但當年焚毀后留存的許多石雕裝飾早已不翼而飛。

    據(jù)史料記載,圓明園在經(jīng)歷了1860年英法聯(lián)軍的“火劫”之后,又在八國聯(lián)軍侵華時及民國政權更迭頻繁時歷經(jīng)了“劫”、“石劫”和“土劫”,使昔日的萬園之園滿目瘡痍、面目皆非。今天我們除了從郎世寧當年繪制的圓明園西洋建筑圖樣中可以看到當時這座皇家園林的景色外,伊斯特·奧爾末拍攝的照片卻活生生地使人看到1870年前后圓明園的景象:“雖蔓斷礫,荒涼滿目,而福山壽海,尚有無數(shù)亭殿”。奧爾末拍攝的照片,不僅構圖講究,而且忠實記錄了當時還較為完整的圓明園西洋建筑的殘跡。往昔的榮耀不堪追憶,而鏡頭留給后人的是無限的遺恨。

編輯:jojo | 閱讀:
【 已有(0)位網(wǎng)友發(fā)表了看法  點擊查看
有關 圓明園  的新聞
網(wǎng)友評論(調(diào)用5條)  更多評論(0)
表情: 姓名: 字數(shù)
點評:
       
  • 請尊重網(wǎng)上道德,遵守各項有關法律法規(guī)
  • 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導致的法律責任
  • 本站有權保留或刪除留言中的任意內(nèi)容
  • 本站有權在網(wǎng)站內(nèi)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評論即表明您已閱讀并接受上述條款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