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舊城改造 疏散1萬人需安置費超15億
北京舊城保護改造每疏散1萬人,平均安置費用達15億元以上。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和北京市城市發(fā)展研究院日前發(fā)布了一份《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評價體系研究報告》,按照現(xiàn)行政策和貨幣補償標準粗略計算,得出上述數字。
使用方面缺乏長期的明確規(guī)劃
研究報告課題組專家表示,當前北京市舊城保護改造的模式,要求以保護原建筑、原風貌、原肌理為目的,不進行大規(guī)模土地開發(fā),對建筑物等以院落為單位的小規(guī)模改造、修繕或保護。這種模式需要政府純資金投入,但因工作周期較長,政府持續(xù)資金投入才能見效,對基礎設施后期更新比較困難,并不適合迫切需要保護和改造的較大保護區(qū)的保護。
報告粗略計算了舊城保護改造所涉及的風貌保護、房屋修繕與危舊房改造、市政設施建設、人口疏散與騰退安置等多項費用。粗略計算,每疏散1萬人,平均安置費用達15億元以上。
目前,市政府每年投入10億元資金用于舊城房屋修繕和人口疏散資金,各區(qū)政府再結合本區(qū)財政狀況安排相應配套資金。報告評估說,政府投入舊城保護區(qū)的資金數額有限,受現(xiàn)行政策的限制,社會資本不愿投入舊城保護區(qū)的改造,也缺乏市場融資的政策和措施,且在使用方面沒有長期的、持續(xù)的明確規(guī)劃,從而造成較大的財政壓力。
原地保留建筑原住民可投入改造
這位專家提出,舊城保護改造的資金保障可以采取政府出資、企業(yè)出資、企業(yè)融資和社會資金四位一體的投資結構模式。政府負責承擔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文物騰退、土地出讓資金返還等;其余資金由企業(yè)出資或通過市場進行籌集,吸引民間資本投入。
對于原地保留和修繕類建筑,鼓勵原住民或原產權單位自行投入部分資金予以改造,政府或實施主體可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
不建議老齡人口外遷
該專家表示,北京舊城內弱勢群體多。經調查,目前舊城內居民貧困化、兩級化現(xiàn)象嚴重。一些退休人員、下崗職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自我解決住房能力有限、地域依賴性較強、脫貧心理較重。
他主張,舊城發(fā)展在需要適當數量人口的同時,還需優(yōu)化人口結構。以尊重舊城區(qū)居民意愿為原則,優(yōu)先疏解從事第二產業(yè)的人群,考慮并維護弱勢群體利益。因舊城內老齡人口的比例較大,很多人已沒有離開舊城的能力,對舊城依戀程度較大,故除意愿遷出的老年居民之外,不建議老齡人口外遷。
另外,對那些具有傳統(tǒng)手藝和技能、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術的居民,及完全依賴舊城經濟環(huán)境生活的老藝人、老字號的從業(yè)人員,要鼓勵他們留下。
■
名城整體格局保護“人”與“城”不夠協(xié)調
新京報訊(記者 郭少峰)依照評分結果可以看出,專家對于北京名城整體格局的保護評價很高,但對于保護效果層面并不太滿意。評估結果顯示:對于北京名城整體格局的保護,專家在基礎條件的評分為“很好”(95分);保護效果層面卻只給了較好(75分),加權后總分也只有80分,趨近于“良好”。
綜合分析影響保護效果的原因,分別有3項得分較低:街巷肌理的原真度及完整性、核心保護區(qū)人口數量與名城真實和完整保護的適宜程度、原住民生活質量。其中兩項涉及“原住民”問題。
另外,北京市對歷史建筑的保護,評分等級為“良好”(83分)。其中,基礎條件維度評分等級為“很好”(95分),但保護工作評價為較好(76分)。主要失分點為公眾參與意識、保護規(guī)劃的執(zhí)行力、保護機構、保護資金以及建筑物的再利用等。
■ 背景
《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評價體系研究報告》是2012年由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研究委托北京城市發(fā)展研究院承擔的,報告針對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整體格局、歷史文化街區(qū)、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名村、文物單位和歷史建筑、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名城特質等6個層面進行評價。專家評價采取百分制。其中60分以下為“差”;60-100分每隔10分為一檔,分別為“一般”、“較好”、“良好”、“很好”;100分為“非常好”。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廣東珠海:將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日前,《珠海經濟特區(qū)歷史文化名鎮(zhèn)名村和歷史建筑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于昨日起實施。珠海市法制局和珠海市住房和城鄉(xiāng)規(guī)劃建設局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就辦法亮點、背景、意義等作了解【詳細】
國家文物局調研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物保護
近期,國家文物局調研組與北京市相關負責人共同調研歷史文化名城文物保護工作,實地查看萬松老人塔、楊椒山祠、寧郡王府等文物保護單位騰退利用情況,并就北京歷史文化名城與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了專題座談。【詳細】
江蘇省批準如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
《關于申請批準〈如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2013-2030)〉的請示》(皋政發(fā)〔2015〕170號)收悉,現(xiàn)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復表示,原則上同意《如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guī)劃(2015-2030)》,同意如皋歷史城區(qū)保護范圍為外城河圍合成的區(qū)域,面積172.68公頃。【詳細】
湖南永州完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管理體系
近日,湖南省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管理辦公室發(fā)布今后5年名城保護措施:賦予名城以法律保障。通過人大立法,完善、頒布與名城申報、保護相關的地方性法規(guī),做到有法可依?!队乐菔袣v史文化名城保護辦法》、《永州市歷史建筑保護管理辦法》等四個地方性法規(guī)。【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