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工程頻道 → 工程養(yǎng)護 |
|
淺談小區(qū)的綠化養(yǎng)護管理的一般技術方法
日期:2008-12-03 來源:長春物業(yè)管理網 作者: 我要評論()
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使得住宅小區(qū)日趨規(guī);,業(yè)主對小區(qū)的綠地大小,園林布局和綠化檔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綠化管理工作也就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小區(qū)綠地的開辟、小區(qū)樹木種植施工,畢竟所需時間不長,小區(qū)建成之后,隨之而來的卻是長時期的、經常性的、細致復雜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因此,人們形容綠化施工與養(yǎng)護管理工作的關系是:“三分種,七分養(yǎng)”。 養(yǎng)護管理工作,嚴格說來包含二個含義:一是養(yǎng)護,即根據不同園林樹木的生產需要和某些特定的要求,及時對樹木采取如灌溉、施肥、修剪、防治病蟲害、防寒、除草中耕等園藝技術措施;另一方面則屬于看管、巡查、圍護、保潔等園務性的工作稱為“管理”。下面單就管理工作,采取的綜合的養(yǎng)護管理措施,淺談一二: 一、落實責任,完善制度 首先應對小區(qū)的花木進行分類,將植物的特征、習性編寫掛牌。登記造冊,以其編好工作計劃,根據季節(jié)、樹植位置、環(huán)境等因素,早打算早安排。摸清一定的規(guī)律及早制定好一年中的工作月歷,并做好綠化工人的技能培訓,落實責任制,劃分管理片區(qū)。 二、保潔,除草工作 綠化工人應每日清掃落葉、雜物,填補樓旁陷地,為植被澆水,根除雜草。澆水要澆透,澆均勻,按季節(jié)調整澆水時間,確保植物正常生長。清除雜草主要通過人工除草和化學除草兩種方法,人工除草要提倡中耕的方法,化學除草要選好,調配好除草劑,以免發(fā)生藥害,且要在草荒發(fā)生前噴灑。 三、喬灌木施肥要根據不同品種,不同季節(jié)確定施肥量。 一般盆栽植物花前花后可多施一、二次肥,其他植物全年施用化肥大約二至三次,每次施肥中結合耕松土有利于植物生長。草坪施肥最好是在草坪修剪后進行,施肥后要立即澆透水。合理的肥水管理,可使植物生長旺盛,增強抵抗力,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四、病蟲害防治 防治住宅小區(qū)植物病蟲害,在使用農藥時應盡量采用高效低毒的產品,降低農藥對小區(qū)的污染,并結合人工捕除同時進行。其次要對癥施藥,注意藥劑比例,不同品種的藥劑要輪換使用,防止病蟲害產生抗藥性。使用農藥要帶好防護用品,噴施要均勻。做好農藥登記,藥后要進行評估。春夏季是病蟲害的高峰期,要特別注意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修整樹形,剪除枯樹病枝,清除蟲卵、蟲繭,以減少蟲源。 四、植被修剪 喬灌木及綠籬要定期修剪,特別是成形的灌木球和綠籬,既要保持其造型又要保證植株生長正常。灌木的造型根據品種和位置的不同可由綠化技術人員確定,小區(qū)灌木造型包括:圓形、蘑菇形、圓柱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草坪應定期修剪,全年剪草至少五、六次, 對于一些植物的修剪應注意技巧,修剪不當會影響生長甚至導致植株死亡。如美人蕉開花后要剪除老枝桿及枯花,保持通風,減少病害發(fā)生;月季花怕澇也怕熱,在休眠期枝桿不能修得太短;棕櫚樹剝棕要適量,如超量剝棕會發(fā)生干腐病或導致植株死亡。此外,綠籬的修剪高度也要適度,比如黃心梅綠籬的修剪高度應控制在30至40厘米,九里香、山指甲綠籬的高度一般為60至80厘米。 五、做好防風、防澇和防寒工作 夏季多狂風暴雨,特別是臺風常影響沿海地區(qū),土壤潮濕松軟,會造成樹木被風吹倒的現象。輕者影響樹木生長,重者造成死亡,甚至造成人身傷亡和其它事故,故雨季前應采取一些防風措施,如修剪、培土、支撐等等。工作人員要經常檢查花木生長情況,護樹架要及時進行加固,備好抗風用具。進入雨季要注意排水系統暢通,防止植物受浸。冬天對熱帶植物要做好防寒處理,在5℃以下,盆栽熱帶植物要搬至室內或放置溫室保溫,地栽植物可用薄膜防寒,并適當減少澆水量。 六、看管巡查積極宣傳 隨著業(yè)主入住,損壞花木等現象時有發(fā)生,因此,加強對業(yè)主愛護綠化的宣傳很有必要?衫酶鞣N宣傳手段,如舉辦綠化講座等來提高業(yè)主愛綠護綠的思想意識。同時,應動員全體員工共同參與綠化管理工作,以確保小區(qū)綠化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積極利用保潔工、保安等工作人員等移動性工種,看護綠地,宣傳保護綠地,檢查綠地、樹木的情況,勸阻損綠毀綠行為,發(fā)現問題及時報告上級處理。與相關單位、部門配合協作,保樹木,同時保證小區(qū)內其它物管部門的正常工作(如電力、電信、交通等)。 中國風景園林網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音頻、視頻)特供中國風景園林網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相關新聞
養(yǎng)護技術
熱點推薦
企業(y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