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勝 → 國內(nèi)名勝 | www.m.dcj3647.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牛頭山[四川廣元]
《三國演義》中,有“姜維兵困牛頭山”的情節(jié),說的就是距昭化古城不遠的牛頭山。出昭化古城西門,沿古蜀道爬山而行,約七公里,便到了牛頭山。 牛頭山形似一座巨大的牛頭,故而得名。天雄關在其間,所以又稱“牛首雄關”。此關四周群峰昂首,與劍門群峰遙相呼應。關上原建關羽廟一座,有大雄殿、牛王殿、姜維殿、娘娘殿等,因歷經(jīng)戰(zhàn)亂,廟已被毀。至今只有天雄關石門尚存,14塊石碑和一些石柱、石鼓經(jīng)受了戰(zhàn)亂和風霜的考驗,依然挺立在山巔之一,似欲證明天雄關的歷史古遠而悠久。 牛頭山古廟遺址前,有一橢圓形,直徑約3米,深2米的古井,名曰“姜維井”。據(jù)說是當年姜維兵困牛頭山,將士無水飲用,姜維焦急萬分。當夜諸葛亮托夢給姜維,要設壇拜水。于是姜維立即派人挖一口井,搭起祭臺,燃點香燭祭拜。拜了一天一夜之后,便派兩名士兵去井邊察看,回報說“無水”姜維當即將兩士兵斬首,后又派一名衛(wèi)士前去察看。此衛(wèi)士去井邊一看,確實無水,但怕回去稟報又要殺頭,于是便仔細觀察井的四壁,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塊濕潤處,再仔細看,有水珠兒掛在壁上,他驚喜若狂,便找來一些鄉(xiāng)民,順著水珠浸出的地方開挖,不到一個時辰,把井幾乎挖成了一個長方形,搬掉一塊大石頭后,涓涓泉水汩汩流淌出來,很快積了半池水。衛(wèi)士非常高興,飛報姜維說:“有半池水。”姜維大喜說:“有半池水也夠飲用了”。從此后,牛頭山這口井就一直保持著半池水,從未滿過,也從干涸過,水位始終保持不變。后來人們?yōu)閼涯罱S拜水,就把這口井稱作“姜維井”。有趣的是這口井的水隨嘉陵江清而清,隨嘉陵江濁而濁,堪為一大奇觀。 牛頭山腳下,有蜀漢大將軍費方墓。其墓由青石砌成,長約2.5米,寬約1.5米,高約1米。墓周綠樹成林,荊竹掩映。費方于延熙十四年(公元252年)率十萬大軍進駐昭化,以防曹魏伐蜀。延熙十六年(公元254年)春,歡慶新春,大擺筵席,沉醉中被曹魏降將郭循所殺,死后就地葬于牛頭山下。費方博覽群書,是當時蜀漢的杰出人才,受到了劉備和諸葛亮的器重。但他在諸葛亮死后,改變了諸葛亮“討伐曹魏、匡復漢業(yè)”的目標,主張以防為主,偏安待時,不求進取,以致遭殺身之禍。但他畢竟還是一個難得的帥才,千百年來受到后人敬仰和稱贊。清雍正十三年,果親王入蜀經(jīng)昭化,謁墓敬仰,并親書“深謀卓識”四個大字。如今到昭化旅游考察的人無不拜祭費方墓。
編輯:理想 |
閱讀: 次
網(wǎng)友評論(調(diào)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