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園林設計|園林規(guī)劃-規(guī)劃設計頻道 → 觀點評論|規(guī)劃設計 | www.m.dcj3647.cn 中國風景園林領先綜合門戶 |
“標志建筑”,誰為你瘋狂?
建筑師和開發(fā)商都致力于打造“標志建筑”,但為什么大多數(shù)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弗蘭克·蓋里與“畢爾巴鄂效應” 在危機四伏的房地產市場,建筑商和開發(fā)商仍然堅持說不動產是最有魅力的商品。在紐約,有一幢計劃建設的56層豪華住宅樓,它由“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獲得者瑞士建筑師雅克·赫爾佐格(Jacques Herzog)和皮埃爾·德梅。≒ierre de Meuron)設計。盡管還未建成,已經被稱之為“標志”(iconic)。一幢位于布魯克林區(qū)的高層住宅樓,它有由設計芝加哥的西爾斯大廈(Sears Tower)的SOM建筑事務所設計的獨具特色的參差不齊的外表面;由亮色和暗色的玻璃構成。它也希望成為“標志設計”。一家西班牙的開發(fā)商十分自信地命名它的即將建設的住宅樓為“標志”(The Icon)。顯然,每一個人都希望他的建筑物成為“標志”,但這不是容易的。 圖一、丹麥建筑師約翰·伍重設計的悉尼歌劇院。 從傳統(tǒng)上看,當一幢建筑物比它本身的形象更高大,成為人們都知道的象征時,它便成了“標志”——例如白宮、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和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標志建筑”一般由公眾認可,并且是在它們建成之后經歷很長的時間獲得認可。那么,開發(fā)商為什么認為他們能夠立即創(chuàng)造“標志”?美國建筑師弗蘭克·蓋里(Frank Gehry)和畢爾巴鄂的“古根海姆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古根海姆博物館”位于西班牙東北的工業(yè)城市畢爾巴鄂,于1997年向公眾開放。弗蘭克·蓋里使用創(chuàng)新的計算機技術,設計和建造了一幢引人注目的、獨特的、形式新穎的建筑!肮鸥D凡┪镳^”旋轉的外形,表面是高度反光的鈦合金板,使它與人們曾經見過的建筑物截然不同。而且,不像大多數(shù)先鋒派的創(chuàng)造物——例如“無調性音樂”(atonal music)或“新浪潮電影”(Nouvelle Vague),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是很讓人感興趣的。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不是第一個現(xiàn)代建筑“標志”。更前面有“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由丹麥建筑師約翰·伍重(J·rn Utzon)設計的令人震驚的水邊建筑。“悉尼歌劇院”的外形使人想起帆船或貝殼。當它在1973年建成時,成為國際轟動的一件大事。弗蘭克·蓋里說,他的巴斯克雇主要求讓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產生澳大利亞的“悉尼歌劇院”那種影響。實際上,蓋里的博物館在吸引訪問者方面是成功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吸引了數(shù)百萬人參觀!皹酥窘ㄖ蔽慰偷淖饔,成為從所周知的“畢爾巴鄂效應”(Bilbao effect)。 不過,你可以把弗蘭克·蓋里的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解釋為一艘乘風破浪的帆船;一種天外飛來之物,或解釋為一叢銀白色的洋薊(artichoke)。它毫無疑問地成為國際上公認的建筑“標志”。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是你必須至少參觀一次的地方——美國的“尼亞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或“大峽谷”(Grand Canyon)的“建筑相等物”。這是“畢爾巴鄂效應”的主要希望。就像一個音廳希望吸引聽眾;一個城市希望吸引游客;或一個房地產開發(fā)商希望吸引顧客。 可遇而不可求的“標志效應”
圖二、弗蘭克·蓋里設計的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盡管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取得了成功,“畢爾巴鄂效應”證明是不容易重復的,——甚至對弗蘭克·蓋里也一樣。他為微軟公司的老板保羅·艾倫設計的“體驗音樂博物館” (Experience Music Project),預期是成為西雅圖的建筑地標。盡管它的獨特的結構加上色彩華麗的外形——據(jù)說是從電子吉他獲得的靈感,但它的滾石音樂博物館和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紀念館證明是不成功的。這個博物館參觀的人很少,并且在最近,這幢建筑物的一部分改變?yōu)椤翱苹貌┪镳^”。 從芬蘭建筑師埃羅·沙里寧(Eero Saarinen)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設計“克萊斯格體育館”(Kresge Auditorium)以來,麻省理工學院沒有建設過重要的現(xiàn)代建筑。它委托弗蘭克·蓋里為它的校園增加一個地標性建筑。這個“斯塔特中心”(Stata Center)是一座引人注目的建筑,外形很搶眼, 乍看之下很像是一棟棟大樓倒在一起。但是由于成本過高和功能缺陷,它預期的“標志效應”,被一場公眾憤怒和一場訴訟嚴重削弱。它的缺陷包括生長霉菌,漏水和墻面堆積冰雪。 丹尼爾·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是另一個著名的建筑師。他設計的位于柏林的“猶太博物館”(Jewish Museum),被認為是“點石成金”。 成為一座標志性的建筑。然而他最近為丹佛藝術博物館(Denver Art Museum)設計的新側廳,未能吸引預期的數(shù)量的游客。他為多倫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yal Ontario Museum)設計的擴建項目,也未獲得業(yè)界的好評。這些建筑物沒有一個成為有關城市所期望的“標志”,在經濟發(fā)生衰退的時候,給它們帶來好處。 圖三、威廉姆·羅恩聯(lián)合建筑事務所設計的“威廉斯大學”新的戲劇和舞蹈中心。
編輯:royal |
閱讀: 次
網(wǎng)友評論(調用5條) 更多評論(0)
最新推薦
企業(yè)服務
|
|